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液冷基础 » 曙光曹振南:液冷技术趋势已成

曙光曹振南:液冷技术趋势已成

来源:中国IDC圈 作者:胡弘毅 更新时间:2019/8/1 7:02:01

摘要:数据中心在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IDC的能耗问题也日趋凸显。于是,液冷技术便顺势兴起。但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是否能够应对中国存量巨大的已建成数据中心呢?行业的接受程度如何?推广难点又在哪里?

    随着各行各业上云需求的暴增,以及近些年来边缘计算和5G等新概念的逐步落地,数据量呈几何般增长!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数据承载体的IDC,其增速也如火箭飞升一般。据中国IDC圈-科智咨询的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IDC业务市场总规模达1228亿元,同比增长29.8%,较2017年增长超过280亿元。

但是在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IDC的能耗问题也日趋凸显。2016年我国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大约是1100亿千瓦时左右,但是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1400亿千瓦时。同时规模以上的数据中心截至到2016年底是1.65万个,占地面积大约已经达到了2200万平方米。随着数据中心建设的加速,这一面积每年还要递增150-250万平方米。为此,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先后出台了数据中心的限制性政策。很多老旧数据中心不得不外迁他处,而新建数据中心的PUE值也必须控制在1.4以下。但应用风冷的数据中心由于技术限制,很难保证达到这一苛刻指标。于是,液冷技术便顺势兴起。但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是否能够应对中国存量巨大的已建成数据中心呢?行业的接受程度如何?推广难点又在哪里?

液冷技术趋势已成
  
目前市场上的液冷技术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冷板式液冷,第二种是全浸没式液冷,还有一种叫做喷淋式液冷。目前前两种液冷技术已经显现出市场价值,但由于产品化问题,目前喷淋式液冷并不多见。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曹振南认为,液冷技术的趋势性已经相当明显。不过以曙光的角度来看,全浸没式液冷技术更适合于新建的大型数据中心,而已建成的存量数据中心,并不太适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改造。

曙光节能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邢雪菲认为,已建成的数据中心可以通过对机房内部的冷热气流做更精细化的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空调的制冷效率,从而降低PUE。如果要进行液冷的改造,可以尝试用冷板改进,因为冷板是把整个制冷部分做到了服务器内部,属于精细化操作。

在目前的数据中心建设过程当中,很多用户认为液冷的使用成本过高,和风冷系统相比并无太大优势。但实际上,衡量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不应该仅考虑建设成本,而应该从数据中心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待。邢雪菲表示,根据曙光的经验,应用了液冷系统的数据中心,在建成后两到三年内即可收回投入在制冷系统上面的投资,而后期由此节约的电费,则可以看做是其收益。且规模越大的数据中心,在这方面的效果越好。

曙光将优先推广冷板系统

由于对数据中心机房的架构和服务器等设备改变较小,所以冷板散热系统在未来更利于在行业内推广。曹振南表示,曙光在未来希望把冷板系统推广到包括企业级数据中心,大型IDC,甚至政府信息化的数据中心当中。关于冷板的应用,曙光已经有了很多比较成熟的案例。同时由于冷板产业链的成熟度更高,所以未来推广的难度也会更低。至于全浸没式液冷,目前曙光则主要在大型超算中心当中使用,在行业的推广当中,会比冷板慢一些。

液冷全面普及尚需时日
  
虽然液冷有诸多好处,但是其全面普及尚需时日。首先是国内做液冷技术的厂商并不是很多,其次也是液冷技术本身的原因,比如还有一些技术难点需要攻克。从现有的机房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机房的建设标准都是依据传统风冷设计的。在行业层面,标准的欠缺也是制约因素之一。目前对于液冷来说,没有比较权威或者专业的标准能够支撑液冷数据中心的推广,绝大多数现存机房的条件也限制了液冷系统的改造,比如说承重,或者供电能力不太适用于液冷等。

其次,用户端也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液冷作为新技术,用户接受也需要时间,有很多用户对液冷的安全性,可靠性,或者维护性尚存顾虑。

最后,从整个液冷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链的成熟度来看,也是有一定欠缺。包括底层的建筑商,集成商要适应液冷,也还需要一定时间。

编辑:Harris

机房360微信公众号订阅
扫一扫,订阅更多数据中心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981/n8921120438.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声明:凡注明来源的文章其内容和图片均为网上转载,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告知,会删除。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