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资讯 » DNA存储初创获投600万美元,开发下一代「硬盘」,数据保存最长或达百万年

DNA存储初创获投600万美元,开发下一代「硬盘」,数据保存最长或达百万年

来源:腾讯网 作者: 更新时间:2022/1/19 11:28:03

摘要: 据悉,Iridia 近日获得了 600 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投资方是 Prime Movers Lab。早在去年 3 月份,该公司获得了由 LifeSci Venture Partners 领投的 24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据了解,Iridia 成立于 2016 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卡尔斯巴德,该公司致力于利用生物技术来开发新一代的数据存储方式,通过结合 DNA 聚合物合成技术、电子纳米开关和半导体制造技术,打造基于 DNA 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据悉,Iridia 近日获得了 600 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投资方是 Prime Movers Lab。早在去年 3 月份,该公司获得了由 LifeSci Venture Partners 领投的 24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现阶段,Iridia 正在开发一种高度并行的格式,以使纳米模块阵列能够以极高的密度存储数据。而凭借此次新的投资资金,Iridia 将开发设备原型同时进一步验证公司的技术。

  “Iridia 的团队喜欢 Prime Movers Lab,因为他们能解决大问题。”Iridia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Murali Prahalad 博士称,“Prime Movers Lab 能够帮助扩展和商业化我们的 DNA 存储技术。但 DNA 存储想要实现商业化可能还需要数年的时间。”他补充道。

  据了解,Prahalad 在生命科学行业拥有超过 18 年的行政和创业经验,在加入 Iridia 之前,他曾担任 Epic Sciences(EPIC)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另外,作为此次投资交易的一部分,Prime Movers Lab 的合伙人,Amy Kruse 博士将在 Iridia 董事会任职。值得注意的是,Illumina 的创始人 Jay Flatley 同时也该公司董事会成员。

  “Iridia 目前有 14 名员工,计划在未来一年半内将人数翻番。另外,我们拥有三项专利,第四项正在进行中。”Prahalad 表示。

  众所周知,DNA 是一种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早在 2012 年,哈佛医学院遗传学家 George Church 便在论文中描述了将 DNA 作为数据存储材料的潜在用途。

  Iridia 的方法便是通过 DNA 的四种碱基来来存储计算机数据的 0 和 1,同时该公司正在利用其合成生物学技术创建一种可以读取、写入和存储数据的微芯片。



  据介绍,用 DNA 存储信息有三个优势:高密度存储、可解码和耐用。在过去的 38 亿年中,大自然将 DNA 优化为终极的数据存储工具。最近,关于约 70 万年历史的马基因组完全恢复和测序的报告强调了 DNA 固有的长期稳定性。此外,DNA 提供了一种极其密集的存储介质,一个人类细胞中的 DNA 编码了大约 24GB 的信息。

  “去年全球产生了约 20ZB 的数据量,随着人类产生越来越多的信息,增加存储容量的前景出现了。”Prahalad 说,“DNA 具有惊人的存储信息能力,没有什么比 DNA 能更好的作为储存分子。人体所有细胞中的 DNA 总重量才仅仅 1 克,但包含的信息足以填满 100 亿个普通硬盘,假设每个硬盘的容量为 6TB。”他补充道。

  对于耐用性方面,“科学家们能够读取早已死亡乃至成为化石的 DNA 信息,相较之下,用于存储信息的磁带的寿命仅仅 30 年。”Prahalad 表示。

  在 Prahalad 看来,在决定哪些数据(比如交易数据、传感器数据或社交媒体数据)被丢弃或删除的时候,更多的情况是不知道需要丢掉什么,而保留这些数据可能会带来好处。通过捕获和利用更多数据,并应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人们和企业可以将信息货币化,并获得新的变革性见解。

  另外,传统的数据存储还存在生态方面的问题,毕竟维护磁盘和磁带上的数据需要很多的能量。对此,Prahalad 表示,“据统计预测,到 2030 年,冷却数据中心的任务将消耗全球约 8% 的电力。”



  “而以生物学的方式存储数据可能是一个很大的优势。”Kruse 表示,“生物技术倾向于提高能源使用和产出的效率。它总是在优化。这对生物学来说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Kruse 还指出,除了民用和商用领域,数据存储也是国防情报领域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毫无疑问,我们正在从传感器中获得海量的数据,包括卫星和无人机等。”她补充说。

  责任编辑:张华

机房360微信公众号订阅
扫一扫,订阅更多数据中心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22119/n2332143106.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声明:凡注明来源的文章其内容和图片均为网上转载,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告知,会删除。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