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 国产芯片厂压力测试:探寻逆周期发展的法则

国产芯片厂压力测试:探寻逆周期发展的法则

来源:和讯网 作者: 更新时间:2022/7/29 9:46:23

摘要:记者查询半导体上市公司的2022上半年业绩预告发现,出现业绩预减的公司都多少会提到,受“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不景气”“宏观市场消费疲软”等因素影响,但同时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这些公司多为芯片设计类公司。

  无论是一二级资本市场,还是部分芯片厂商近期披露的业绩预告都显示出,受需求端影响的半导体市场正迎来周期波动的转折时期。

  记者查询半导体上市公司的2022上半年业绩预告发现,出现业绩预减的公司都多少会提到,受“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不景气”“宏观市场消费疲软”等因素影响,但同时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这些公司多为芯片设计类公司。

  而业绩有较大幅度增长的,一部分是包括设备商、IP商等在内的半导体上游产业链企业,一部分则是业务部署相对分散、或重心多在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的公司。

  CINNO Research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Elvis Hsu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国内厂商当务之急是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往中高端产业转型,并建立上下游供应链的完整性和多元化,以期降低本身风险、提高公司竞争力。”

  预估业绩分化

  芯片渠道商王伟明显感受到今年行情的变换。

  在每年第二季度末,顺应电商大促,他所在的平台也会相应推出促销活动。但相比去年大促期间70%-80%的销售额增速,今年平台仅实现超30%的增幅。

  “跟我们最初制定的目标有差距,但总体我还觉得是偏正向的。”他续称,具体到热销品类来看,不同模拟器件的增速表现有较大差异,尤其车规类芯片产品中,海外品牌维持了较高销售增速。

  7月28日,由CINNO Research主办的2022新兴科技产业年中策略研讨会期间也提到类似趋势。公司首席分析师Charley分享道,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IC设计厂商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增至192天,同比增加约58天。国内模拟IC设计厂商平均库存周转天数稍好于消费类IC设计厂商,Q1增至135天,同比增加约43天。但目前看来,常规属于去库存阶段的二季度,实际去库存状况并不理想。

  “历年来一季度是行业淡季,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为100天左右,因此今年一季度数据基本符合历史运行趋势。预计二季度平均库存周转天数80天左右,高于2020和2021平均50天左右的水平。”他进一步分析,综合来看,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不振背景下,海外IC设计厂商的库存平均情况要远好于国内。

  这在部分芯片设计公司的业绩中已有显现。如恒玄科技发布公告称,预计2022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下滑56.9%左右;卓胜微(300782)公告显示,预计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下滑29.72%-24.69%。

  二级市场行情走弱甚至影响到了半导体上市公司的短期账面表现。中微公司(688012)在公告中就提到,“本期因股权投资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持有的中芯国际和天岳先进的股票价格在本期有所下降。”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约19.7亿元,归属母公司扣非净利润预计为4.1-4.5亿元。前述公允价值变动是影响公司净利润增幅的其中一个原因。

  一家华南私募机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从近期半导体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可以明显感受到,市场情绪和估值都在降温。这背后一定程度反映出,目前国内产业链厂商在中低端芯片市场的发力成效较好,但在还没有带来明显赚钱效应时就开始互相杀价,令彼此间的财务状况都相对紧张。

  “现在大家投资时都希望找技术难一点,能做中端以上芯片产品的团队。因为那样可能更容易保持长期价值。但投资环境还是会带来影响,比如会考虑,行业在二级市场降温,那么估值是不是也要低一点?”他续称。

  当然,也并非全面性地低迷,处在半导体上游产业链环节的公司其业绩依然有较高增速,如前述中微公司在扣非后净利润增速预计将达到565.42%-630.34%。

  目前处在高需求阶段的汽车类芯片等方面也在快速成长。功率半导体厂商扬杰科技(300373)在公告中提到,抓住了国产厂商加速发展契机,在汽车电子和清洁能源等新兴应用领域持续快速放量,同时海外客户对公司采购意愿持续增强,预估2022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增速为50%-80%。

  Counterpoint Research副总监Brady向记者分析,“国产厂商在周期结构性变化中肯定会面临压力。据我了解,受到影响的主要为消费级MCU、物联网(包括智能家居等)相关需求,车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联网监视器相关需求受影响会较小。”

  调整中谋机遇

  虽然经历2021年芯片行业整体业绩大幅增长后,如今进入向下调整阶段,预计2022年行情整体会偏弱。但Charley强调,从总体产业来说,芯片产业依然是近些年最具成长性的产业。

  这一方面来自于5G、新能源汽车等市场依然对芯片有较高需求,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在行业调整周期,往往也容易出现行业整合的好机会。这些都会成为在当前行情调整过程中的机遇。

  一名半导体公司高管就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在如今行业估值泡沫减少的时期,公司会积极谋求向外投资甚至并购的机会。

  Elvis在前述研讨中则分享道,5G通信和新能源汽车都是对半导体高需求的场景。

  具体来说,5G对模拟芯片中的RF射频类芯片需求单位数量是4G的三倍,存储容量的增加也带来对传感器需求和电源管理芯片数量的增加。

  新能源汽车中尤其对功率器件的需求提升幅度惊人。“原来燃油车平均的半导体芯片成本约80美元,目前发展到纯电动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车的半导体成本平均每台提升到750美元,成长幅度接近10倍。”他举例道,同时,该领域对AI、GPU、32位MCU、CIS、IGBT等高端芯片都有更高需求。

  “CINNO根据今年5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统计,预估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每年增长幅度约是全球增幅的2倍。这说明中国一定是新汽车工业革命市场的领导者,必将促进中国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国内供应商应该借助这个优势,加强研发,掌握关键零部件,建立完善的自给自足半导体供应链。”

  王伟向记者感慨,此前的芯片全面供应紧张行情的确阶段性为国产公司带来较大利好,但现在的挑战在于,倘若还未能够形成一定规模,在自身资金实力、技术和溢价能力都不太强的时候,是否还能够长久得到来自终端厂商的业务合作支持。

  “我觉得国产厂商在中低端领域对海外厂商的蚕食速度和规模都还不错,当然可能也与海外大厂会阶段性考虑到毛利率标准而放弃一些产品线或业务有关。我了解到的感受是,国内厂商在中低端芯片市场不会比海外差。”

  Elvis则向记者指出,市场总是现实且残酷,没有不景气,只有不争气。在每一次需求趋缓,就是市场大洗牌的局面,各产业的供应链为求生存总会以价格下跌的方式保留现金。国内芯片供应商大部分集中在中低端的消费市场,其所面临的市场压力必远胜过其他着力发展中高端市场的欧美国家企业。

  责任编辑:张华

机房360微信公众号订阅
扫一扫,订阅更多数据中心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22729/n4417147725.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声明:凡注明来源的文章其内容和图片均为网上转载,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告知,会删除。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