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云计算资讯 » 企业如何选择数字化目标过渡路线?

企业如何选择数字化目标过渡路线?

来源:《数据中心建设+》杂志 作者:汪照辉 更新时间:2023/4/6 7:40:17

摘要:为什么数字化转型失败率如此之高?大部分企业也都知道需要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来实现数字化能力支撑转型,但对于转型方法和路线图可能并不清楚。

为什么数字化转型失败率如此之高?大部分企业也都知道需要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来实现数字化能力支撑转型,但对于转型方法和路线图可能并不清楚。
  
  一、数字化转型本质
  
  理解数字化转型本质,可以相对比较好地理解数字化的目标和愿景,也就了解到了企业自身现状和数字化转型目标和愿景的差距。也就容易规划、选择、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和路线图。
  
  大部分企业的现状是企业信息化遗留的大量单体应用系统。为了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复用,也做了很多年的系统集成。大部分也都知道需要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来实现数字化能力支撑转型,但对于转型方法和路线图可能并不清楚。
  
  数字化愿景和目标通常是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随时随地的敏捷响应的、自动化的、安全的、可弹性扩展的业务体系,以不变基础设施支撑创新的、敏捷变化的、弹性伸缩的、不确定的业务需求。
  
  二、数字化转型方法
  
  数字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集成,二是重构,详见图1所示。
  
  1.集成
  
  集成是传统的单体系统加层集成方法,典型的如ESB方式,使系统之间建立联系;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容易实施、快速集成系统功能,但集成方式往往是在原来的系统应用之上加接口等方式,类似于打个补丁,带来链路加长,延时增加;集成的系统越多,接口就越多,接口的管理和治理往往也随着接口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复杂化;最重要的是集成没有触及数据存储层,数据物理模型没有改变,数据依旧散落;每增加一个系统,则意味着有更多的数据需要治理,需要标准化、转换、适配等,数据治理工作繁重;由于数据质量不高,导致数据分析和洞察困难,难以高效发现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对数据驱动数字化转型支持存在先天不足。
  
  2.重构
  
  重构则是用企业架构全局思维规划企业一体化的软硬件系统,以减层和系统重构的方法消除不必要的环节,彻底解决数据散落、数据不一致等繁重的数据治理问题,使数据从产生就遵循标准化和规范化。重构可以采用系统融合架构,以云原生微服务架构思想重构单体系统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包括基础设施、数据、应用、业务、组织、安全在内的各方面的融合需求,分层提供标准化服务,使企业各应用看起来是一个组件化的整体体系(充分复用),成为一个系统。以企业主数据为框架,构建企业数据架构和管理体系。基于主数据的数据架构也是实现数据中台架构的最优方法,因为主数据本身就是系统间共享的高价值数据。基于主数据的数据架构清晰、治理职责明确、有机地融为一体。
  
  集成和重构各有优缺点,加层集成效率低、延时长、重复建设,但能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快速推进数字化;重构要求高、周期长、投入大,但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软硬件体系的痼疾,从长远看是趋势。不过基于企业现状,大部分企业目前更优的方法是根据企业实际使二者结合来推进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
  
  三、微服务架构重构系统
  
  以微服务架构重构系统,可以从基础设施、数据、应用、业务、组织流程等几个方面的架构融合来落地:
  
  1)基础设施的融合提供了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服务以及基础设施能力统一构建,使企业算力和技术中台支撑能力得到整合和充分复用,比如说异构云平台和中间件工具平台等;基础设施融合将整合企业内的工具和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基于中台架构使用基础设施平台的可复用能力来构建企业的中台可复用服务,实现企业内共享,详见图2。
  
  2)数据的融合使企业真正具备统一的数据架构和唯一可信数据源,使数据从数据产生的地方标准化和规范化,消除了众多的数据转换、去冗等治理环节,使数据可以划分为运行数据层和分析数据层,明确数据管理和治理职责。这也是构建数据中台服务、数据分析和数据科学家团队助力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3)应用融合则可采用云原生微服务架构模式,重构业务应用,将单体应用解构分层为技术服务、业务服务、数据服务等,实现服务的复用,从而也就实现中台架构中的可复用能力:技术中台服务、业务中台服务和数据中台服务;
  
  4)业务融合则是基于业务数据的分析和洞察,构建业务联系,通过可复用业务服务的编据中心排,敏捷发布和迭代业务能力;
  
  5)组织融合则是数字化转型比较难却又不得不为之的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软实力,软实力建设的关键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企业领导的认知和风格。很多企业数字化转型失败在于没有认识到企业软实力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建系统而建系统。就像建了很多高楼大厦,却没有设计装修好,不能很好的衔接和利用,导致彼此隔离和浪费;
  
  6)安全则融入到企业架构的每个部分,法律、合规、风险、隐私、权限、认证、访问控制等等和每个部分都密切相关。安全能力也可以作为技术中台能力,实现安全能力的复用,比如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控、加密解密等。
  
  这几个方面不是彼此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基础设施则融合提供算力和平台支撑,可以构建以PaaS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支撑体系;数据融合则提供高质量的数据要素;应用融合则以微服务架构实现应用的敏捷编排;业务融合则实现业务之间关系和联系的深度洞察,驱动业务创新、模式创新等的转型;组织融合则构建了适应新的科技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组织形式和业务流程;安全作为特别的基础设施能力融入到每一个方面。基础设施支撑应用运行运营和数据的分析和洞察,安全确保着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客户隐私保护等,数据洞察驱动着组织决策、业务和流程的创新、改进优化,组织形式促进或影响业务的融合和创新,业务的发展和营收又往往决定着数字化的投入。
  
  作者简介
  
  汪照辉,中国银河证券架构师,专注于容器云、微服务、DevOps、数据治理、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对相关技术有独特的理解和见解。擅长于软件规划和设计,提出的“平台融合”的观点越来越得到认同和事实证明。发表了众多技术文章探讨容器平台建设、微服务技术、DevOps、数字化转型、数据治理、中台建设等内容。
  
  编辑:Harris

机房360微信公众号订阅
扫一扫,订阅更多数据中心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2346/n5871152916.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声明:凡注明来源的文章其内容和图片均为网上转载,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告知,会删除。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