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防雷及接地 » 雷云和雷击

雷云和雷击

来源:中国绿色数据中心 作者:机房360分享 更新时间:2009-7-14 17:59:11

摘要:雷电,是伴随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恐怖而雄伟壮观的自然现象。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而雷击的发生、雷电流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的有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季节和气象。

  雷电,是伴随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恐怖而雄伟壮观的自然现象。人们通常习惯说雷雨,但有时出现了雷电现象而未必有雨,因此雷电这个名词要比雷雨来得确切一些。过去,人们既不能解释这种现象,更谈不上和它斗争,雷电被人们当神来崇拜。自18世纪富兰克林著名的风等实验以来,人们致力于雷电及其防护的研究实践已有200年的历史,对雷电的防护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雷云
  
  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其实有几种云都与闪电有关,如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最重要的则是积雨云,一般专业书中讲的雷雨云就是指积雨云。
  
  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经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凝结的过程。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是形成云的一个必要条件,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水汽含量不变,空气降温冷却。
  
  ②温度不变,增加水汽含量。
  
  ③ 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温度。
  
  但对云的形成来说,降温过程是最主要的过程。而降温冷却过程中又以上升运动而引起的降温冷却作用最为普遍。
  
  积雨云就是一种在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成的云。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量远大于空气层,所以白天地面温度升高较多,夏日这种升温更为明显,所以近地面的大气的温度由于热传导和热辐射也跟着升高。气体温度升高必然膨胀,密度减小,压强也随着降低,根据力学原理它就要上升,上方的空气层密度相对说来就较大,就要下沉。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膨胀降压,同时与高空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于是上升气团中的水汽凝结而出现雾滴,就形成了云。在强对流过程中,云中的雾滴进一步降温,变成过冷水滴、冰晶或雪花,并随高度逐渐增多。在冻结高度(-10℃),由于过冷水大量冻结而释放潜热,使云顶突然向上发展,达到对流层顶附近后向水平方向铺展,形成云砧,是积雨云的显著特征。
  
  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闪电”。
  
  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两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闪电的形状最常见的是枝状,此外还有球状、片状、带状。闪电的形式有云天闪电、云间闪电、云地闪电。云间闪电时云间的摩擦就形成了雷声。
  
  二、雷击
  
  雷电的破坏作用与峰值电流及其波形有密切的关系。雷击的发生、雷电流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的有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季节和气象。其中气象情况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研究雷电流大多数采取大量观测记录,用统计的方法寻找出它的概率分布。根据资料表明,各次雷击闪电电流大小和波形差别很大。尤其是不同种类放电差别更大。
  
  由典型的雷雨云电荷分布可知,雷雨云下部带负电,而上部带正电。根据云层带电极性来定义雷电流的极性时,云层带正电荷对地放电称为正闪电,而云层带负电荷对地放电称为负闪电。正闪电时正电荷由云到地,为正值,负闪电时负电街由云到地,故为负值。云层对地是否发生闪电,取决于云体的电荷量及对地高度或者说云地间的电场强度。

图1-1  八类闪电 (根据先导和回击的方向)
V—先导;r—回击;1-发展方向

云地间放电形成的先导是从云层内的电荷中心伸向地面,这叫做向下先导。其最大电场强度出现在云体的下边缘或地上高耸的物体顶端。雷电先导也可能是从接地体向云层推进的向上先导,因此可以把闪电分成四类,如图1-1的上半部分所示。只沿着先导方向发生电荷中和的闪电叫无回击闪电。当发生先导放电之后还出现逆先导方向放电的现象,称为有回击闪电。这样闪电的类型又可以分为四类,如图1-1的下半部分所示。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09714/n25751269.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上一篇:雷电知识问答
  • 相关阅读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更多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