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运维 » 银行自建数据中心方案的经济性问题分析

银行自建数据中心方案的经济性问题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作者:机房360整理 更新时间:2010-12-27 16:55:04

摘要:在银行数据中心建设中往往认为经济性指标远位于安全性和高可用性指标之后,甚至认为其重要性低于可扩展性和易维护等指标的重要性。考虑到数据中心建设投入巨大,且直接经济效益不好测算,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因投资回报率(ROI,ReturnOnInvestment)的压力,导致决策迟延。

  在银行数据中心建设中往往认为经济性指标远位于安全性和高可用性指标之后,甚至认为其重要性低于可扩展性和易维护等指标的重要性。考虑到数据中心建设投入巨大,且直接经济效益不好测算,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因投资回报率(ROI,ReturnOnInvestment)的压力,导致决策迟延。当出现业务高速增长时,这些银行不得不在原有的小规模机房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或者被迫在机房中以超高密度方式纳入所需设备。这种信息化建设策略不但增加了数据中心的运维风险,而且改建、扩建的投资成效也较低,还会形成一定的浪费。因此,要在确保高度安全和高度可靠的前提下,开展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的经济性研究,确保银行在数据中心建设中能够减少浪费和降低无效投入,前瞻性地应用各项高性价比的新技术和节能环保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银行自建数据中心方案的经济性分析问题。
  
  一、数据中心选址
  
  数据中心选址是IT系统规划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商业银行IT规划中,考虑到容灾体系的需要,现有的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规划多采用“两地三中心”方案。同城灾备中心往往具有高等级、快速响应和高效率持续运行的特点,并对大部分的一般灾难事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有效恢复;而异地灾备中心能够防止在大规模灾难发生时,确保企业的数据不被破坏和灭失,并确保业务应用系统具备一定的持续运作能力,从而消减同城灾备中心在系统恢复中的剩余风险。
  
  1.生产中心和同城灾备中心的选址
  
  当同城灾备中心与生产中心位于同一城市时,为了避免一般灾难事件对生产中心和同城灾备中心造成影响,物理距离一般在20千米以上。从防范不同类型风险角度出发,同城灾备中心选址需要考虑供电局分布、运营商环网情况、城市功能区、交通情况以及周边环境要求等因素,即同城灾备中心在电力接入、通信线路接入、消防排水等市政配套设施必须与生产中心完全分隔。同时,为了达到同城灾备快速响应和运行管理便利的目的,两中心之间最好有快速进行人员、物质转移的交通通道。在此基础上,应综合考虑地价成本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合理的生产中心和同城灾备中心选址。但鉴于一些地区出现暴雨、洪水等极端气候事件的概率增多,数据中心选址时务必在所选区域的相对高处。
  
  基于以上分析,生产和同城灾备中心经济合理的选址条件如下:
  
  (1)同城灾备与生产中心保持适当距离,建议20千米以上;
  
  (2)由所在城市的不同供电局供电;
  
  (3)可接入所在城市的运营商骨干环网,且为不同通信节点完成通信接入;
  
  (4)与生产中心之间最好具有快速交通道路,周边环境情况和治安良好;
  
  (5)地价和楼宇售价相对低廉,位于城市相对海拔高度较高的区域,周边排水通畅。
  
  2.异地灾备中心的选址
  
  异地灾备中心与生产中心位于不同城市。从风险分析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应在启动灾备中心建设之前,对现有生产中心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识别出生产中心运行面对的各类风险点,如同城灾备中心的选址及消减生产中心面临的供电、通信、消防和排水等。在异地灾备中心选址上,还需要考虑自然灾害分布、战争风险、人力资源和服务环境等风险因素(在此特别指出,为了防止敌对势力破坏和战争所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在异地灾备中心选址上,不一定要与银行同业的异地灾备中心扎堆选址,反而应注意与同业灾备中心选择保持适当区隔)。目前,现有法规尚无明确规定异地灾备中心与生产中心之间的距离间隔,因此可以将灾备中心选址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视为所在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曾有机构对业内专家进行过相关调查,业内专家认为异地灾备中心选址影响要素对异地灾备中心可用性影响评分如图1所示。
  
  灾备中心选址的7大要素按重要性排序为自然地理条件、配套设施、周边环境、成本因素、政策环境、高科技人才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人文环境。
  
  按照上述7大要素评估现有灾备中心选址城市和区域,我们会发现以下问题:选址特大型城市会直接导致成本显著提高,但若选在部分中小型城市,其关键设备配件供应和人力资源又可能成为瓶颈,尤其在灾难发生时该风险将显著加大;若灾备中心选址区域本身就面临较高的自然灾害风险,则灾备系统将受到较大影响;若配套设施条件不足,将导致银行投入增加,关联成本的上升;周边环境的恶化也有可能导致设备可用性降低,并可能危及整体运维安全;对政策环境的忽略,将有可能面临政策风险。因此,仅由银行IT部门主导异地灾备中心选址还远远不够,需要由商业银行战略层面通盘考虑方可确定。此外,随着银行控制运营成本要求的提升,占据数据中心运营成本50%以上的电费,也将成为考量的重要因素。
  
  从现有的技术角度看,异地灾备中心与生产中心距离影响到生产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之间的通信时延,相同网络带宽条件下,通信时延的差异将影响数据完成异地传输备份的时间,也将影响到系统RTO(RecoveryTimeObjectives,恢复时间目标)和RPO(RecoveryPointObjectives,恢复点目标)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到所需租用的通信线路带宽。简而言之,在RTO和RPO一定的情况下,因两中心间距离影响通信时延,所以对灾备中心的总体投入和运维成本带来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异地灾备中心的合理选址条件如下:
  
  (1)与生产中心不同地质构造,海拔高程相对较高;
  
  (2)建议与生产中心至少相距300千米,同时要兼顾投入和效率等因素,绝非越远越好;
  
  (3)所在城市的信息科技人力资源丰富,政策环境支持度较好;
  
  (4)所在城市自然条件优越,选址周边环境好,重大地质灾害发生概率低;
  
  (5)所在城市系运营商全国通信网络的重要节点,选址周边通信资源丰富;
  
  (6)服务商支持网络健全,交通发达;
  
  (7)电价便宜,选址周边具备多路电力接入条件,所在电网电能充沛,与生产中心处于不同的大区电网。
  
  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规划
  
  银行数据中心的主要功能系维持银行的生产运行,建设时无需过多考量银行的品牌形象等因素。由于国内电力供应、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基本成熟,在相对较好的二线宜居城市建设银行数据中心的条件日趋成熟,如数据中心选址于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的中小城市,还可以结合商业银行对于业务集中化和规模化的实际需求,将需要大量人工处理的客服中心和集中作业中心的建设一并考虑,以减少相应的管理运维成本。总之,制定银行数据中心建设规划与设计需要全方位的考虑。
  
  1.建筑面积等规划(容量规划)
  
  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本轮经济周期中的快速成长,其分支机构数和业务品种的快速扩张对后台支持能力直接造成压力,股份制商业银行对现有生产数据中心的扩容已成家常便饭,生产数据中心的机房面积、机柜容量、电力供应、机房制冷散热等普遍存在资源紧张情况,为了满足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需,银行提升灾备数据中心机房的规划与设计,应前瞻5~10年内来自于用户对服务器、软件系统的规划与需求。如确定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按照1∶1进行配置,则在确定建设灾备中心的规模规划时,可先由信息科技部门将现有各项生产应用所使用设备机型体积、设备使用率、电力和制冷需求进行逐一列表,根据业务部门提供的未来业务量增长情况进行相应规模预估,再将其单项结果求和,就可以获得现有业务品种在未来发展所需的设备数量(建议不考虑计算能力升级的因素),然后根据现有生产数据中心的单位密度情况,得出实际所需的机房使用面积;此外,还建议至少按2∶1比例为未来新兴业务品种预留相应面积。
  
  除此方法以外,根据前3~5年的机柜使用情况、电力使用情况等描绘增长曲线,按同比例相应延伸至未来5~10年的方法,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对上述估算进行验证和修正,就可以得出一个未来生产所需的数据中心机房面积。按照以上方法,可以得出所需建设的机房使用面积规模,并且按实得面积的2倍估算,可以得出机房楼的大致建筑容量,避免盲目投入和无谓的铺张。
  
  2.其他部分的规划
  
  除容量密度规划以外,其他部分的规划包括供电系统规划、制冷系统规划、通信网络规划、承重规划等。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01227/n091214195.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更多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