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投稿指南 机房360资讯通告:

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Web应用防火墙

来源:电脑商情在线 作者:Lily编辑 更新时间:2011-3-3 13:56:40

摘要:摘要:本文从架构和物理尺寸、优点 缺点、检测技术等方面告诉大家如何选择合适的Web应用防火墙。

  大概十年前,Web应用防火墙(WAF)进入了IT安全领域,最早提供这类产品的供应商是几家新兴公司,如Perfecto(曾改名为Sanctum,后在2004年被WatchFire收购)、KaVaDo(2005年被Protegrity收购)和NetContinuum(2007年被Barracuda收购)。工作原理相当简单:随着攻击范围向IP堆栈的上层移动,瞄上针对特定应用的安全漏洞,这时势必需要开发旨在识别和预防这些攻击的产品。虽然网络防火墙在阻止较低层攻击方面很有效,但并不擅长解开IP数据包层,以分析较高层协议;这就意味着,网络防火墙缺少应用感知功能,而要关闭自定义Web应用中的漏洞窗口,就需要这种功能。

  但是尽管WAF炒得很火,供应商承诺的优点也很多,但最终用户的使用体验却相当差。早期产品存在诸多缺点,比如误报率高,给受保护应用的性能带来负面影响,又很难有效地管理。2005年前后,包括思科、思杰和F5在内的大牌网络供应商或收购或开发了Web层监控技术,WAF随之成为一道公认的边界安全防线。促使WAF得到主流用户采用的另一个因素是,出台了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PCI-DSS),该标准在第6.6项需求中明确要求使用具有应用层感知功能的防火墙。

  如今,WAF已是IT安全工具箱中一个公认的组成部分。但许多企业仍在为这个问题而纠结:该买哪一种WAF、如何最合理地把它们集成到Web应用风险管理产品系列中。本文分析了采购WAF方面一些主要的决策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便确保它们很适合企业架构和网络生态系统。

  架构和物理尺寸

  WAF应该适合于现有的架构,并采用得到安全操作团队接受和支持的物理尺寸。WAF放置方面主要有两种架构方案可以考虑:桥接模式(in-line)或分接/跨接模式(tap/span)。

  桥接模式:在这种架构(又叫主动配置)中,WAF就直接放在请求方(如浏览器客户端)与Web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流量路径当中。WAF在检查应用请求和响应之后再传送请求和响应。

  在桥接模式里面,WAN到底采用哪一种方法来传送流量,企业可以作出众多选择。网络方面的选择有:路由器(3层)、网桥(2层)和HTTP反向代理系统。WAF还可以直接在主机服务器(Web应用驻留在上面)上使用,这种WAF名为基于主机的WAF或嵌入式WAF。使用网桥模式的WAF可能不需要改动网络,但流量必须定向至路由器或反向代理模式中的WAF。

  要选择一种最佳模式,先要评估一下目前网络上的Web应用是如何构建的:该应用是不是已经在反向代理系统的后面?如果是这样,企业又想继续使用反向代理架构,可以考虑支持这种需要的WAF。如果企业要求WAF终结SSL连接,以检查数据包内容,那么反向代理系统是个理想的选择。不过,在一路发送数据包内容之前终结连接(无论是不是SSL连接)的确需要处理能力,所以需要对这种模式进行造型和测试,确保不会带来让人无法接受的延迟。

  桥接式WAF经配置后,可以主动阻止违反WAF规则集的请求和流量。这项功能很有用,但使用要慎重要是桥接式WAF过于主动地阻止,就会阻止合法流量进入到Web服务器,因而导致应用无法使用。在制定任何主动阻止规则之前,先要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生产环境中不会出现服务意外受到干扰的情况。另外,可以以桥接方式使用WAF,但要让它处于纯监控(或被动)模式。

  架构方面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将安装和管理多少个WAF。如果需要WAF用于多个场合,那不妨考虑支持分布式管理或分布式WAF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模式下,可使用中央控制台来管理用于多个场合的防火墙。可以针对所有WAF统一运用规则或设置;也可以根据每个WAF的情况,逐个运用规则集,具体取决于WAF在保护哪一种Web应用。

  优缺点分析

  分接/跨接模式:这种模式又叫被动模式,因为WAF被挡在流量路径外面,从分接端口或跨接端口监控流量。分接/跨接式WAF常常用于收集数据,以便之后用于调查或取证分析。这种架构模式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它并不干扰网络流量或吞吐量,因为它不是直接嵌入。而另一方面,不在流量路径当中意味着,这种解决方案无法执行主动的桥接式WAF所能执行的那种阻止操作。不过,支持某些形式的阻止操作,比如连接重置,或者通过联系到另一个系统(如网络防火墙),然后让该系统执行阻止操作。

  新的变化:两个重要变化在促使企业需要WAF使用新的架构模式,这两个变化就是云计算虚拟化。基于云的WAF先拦截流量,然后允许合法流量进入到企业网络;或者对于在云环境也有Web应用的公司来说,允许合法流量通过云进入到服务器。虚拟化环境带来了一个独特的挑战,因为在虚拟机管理程序上运行的虚拟机构成了自己的小型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流量从一虚拟服务器传送到另一虚拟服务器,没必要通过网络传送。为了防止虚拟机内部出现应用攻击,WAF需要能够查看流量。使用应用编程接口(API)或其他服务,通过虚拟机管理程序来监控活动,就能做到这一点。

  物理尺寸:探讨一下WAF如何捆绑和销售给客户的问题。许多WAF支持多种物理尺寸选择,所以企业不需要为购买硬件设备而大伤脑筋,只要独立软件开发商(ISV)的软件得到批准。换句话说,选择什么物理尺寸的硬件取决于企业最习惯于什么。

  检测技术

  刚才已讨论了架构和物理尺寸问题,现在要问一下这个问题:WAF如何检测Web应用中的漏洞以及针对Web应用的攻击?WAF的目的是智能地保护Web应用,所以拥有细粒度规则和检测机制很要紧。大多数WAF采用结合不同检测技术的方法,确保检测范围最广泛、结果最准确。除了问供应商使用哪些检测技术外,还要让供应商出示证明误报率/漏报率的依据以及第三方测试结果,以便更清楚地了解WAF在实际使用时效果会有多好。下面是一些检测技术需要参考的要素及需要知道的问题:

  特征:与为反恶意软件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IDS)编写的特征很相似,WAF特征也将预定字符串或正则表达式(RegEx)与流量进行匹配,以查找已知攻击。
  问题:
  该产品在交付时随带一套特征吗?
  供应商每隔多久更新特征?

  规则:规则在特征概念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它可以用逻辑与运算符把一系列字符串联系起来,用或运算符添加更复杂的匹配机制,或者用非运算符实现排斥功能。还可以设定规则,寻索非常特定的字符串类型,就像16位号码(比如信用卡号),作为来自Web服务器的响应而发送。一些WAF能够动态学习流量模式,根据一套基准规则来查找异常行为。学到的信息可以发送给管理员,提议针对WAF或互补性保护设备(如IDS或网络防火墙)设定什么样的新规则。
  问题:
  供应商提供基准规则吗?
  客户能够手动添加新规则吗?
  WAF能够动态学习新规则吗?

  规范化:攻击者的一种惯用手法是,对漏洞的有效载荷做手脚,冒充没有危害的内容(比如对有效载荷的一部分进行URL编码),从而避开WAF的检测。为了检测出这种攻击,WAF就要能够对请求进行规范化处理,以便进行分析。
问题:
  WAF能够对转义字符或编码字符(如t、01、%2C、xAA和uAABB)进行规范化吗?
使用自引用路径(即使用/./和等效的编码方案)吗?
使用混合大小写和国际字符集吗?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133/n776616872.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推荐图片
技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