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云存储 » 华为云存储探索与实践

华为云存储探索与实践

来源:CSDN 作者:Alice编辑 更新时间:2011/5/23 14:41:36

摘要: 2011年最受瞩目的IT业界盛会——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于2011年5月18-2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承办,CSDN网站、《程序员》杂志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协办。此次大会规模空前、群英荟萃、主题丰富、突出实战并汇集全球视角。

  在20日上午举行的大会主题演讲中,华为存储产品线总裁范瑞琦带来了题为“华为云存储探索与实践”的精彩演讲。

华为存储产品线总裁范瑞琦先生说华为强调大平台、业务与应用云化和开放合作。所谓大平台就是促进资源共享和节能环保。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在IT产业需要构建一个供应的生态链,希望能够共同促进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携手向前。


  以下是演讲实录:
  
范瑞琦: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云计算大会。过往的两界我也都参加,做了发言。今天代表华为公司就我们在云储存或者是在云计算配套的储存这一块最近有什么新的认识,还有什么新的实践,给大家做一下汇报。

我的汇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整个大的云背景。第二部分更新一下我们对于整个云储存的认识。最后一部分向大家汇报一下这一年来有什么新的实践和应用。

首先来看一下管道。华为公司我们在宽带方面,在管道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实践,无论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无论是有线还是光纤,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很重要的一点宽带。我本人很有幸负责储存之前负责宽带产品线。所以我也非常清楚知道从06年07年国家宽带项目在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开展起来,所谓国家宽带就是宽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包括法国、新加坡、中国,全世界目前我们掌握的有30多个国家都已经启动国家宽带战略。最早的33.6K,56K的,到SDN,到后来上ADSL,微ADSL等等,带宽越来越高,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以前是你给我两兆带宽我干什么,下班回家上上新浪,上上搜狐,打打网游,给我那么高带宽干什么。带着这些很懵懂的疑问,我们看到背后管道的带宽是越来越宽了。包括中国在内。

第二个大家大家能够看到的趋势无所不在的智能终端,各种各样的pad,各种各样的手机。包括现在会场之内,有多少人都在低头看手机。这方面在座的各位一定比我有更强烈的感受。

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无所不在的款待,网络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无所不在的智能终端,在这两个大的背景之下,催生了我们的云计算、云储存应用的要求。每个人都会要求信息能够随处可以获得,我随时随地可以处理我的工作。不仅是我的工作,包括我自己的家庭、我的娱乐。同时我会要求数据更加安全。

我认为数据中心安全比我自己家里那个U盘,比我的移动硬盘的安全级别要高。同时我们会提出要求,云计算、云储存一定会比我们自己的计算机更加经济有效,包括很简单的一种应用,统一的工作文件,以及影视数据的虚拟连接,帮我们节省巨大的储存。
从信息产业上来看,60年代开始大家都知道整个大机时代,那个时候是IBM天下,是一群穿着白大褂的很神秘的一群人在应用,到70年代进入小机时代。80年代兴起了个人计算机PC,以及从90年代开始整个PC局域网的兴起,标志的操作系统就是Windos3.11,使得个人计算能力可以被联网起来。最早的时候赛马公司提出的网络就是计算机,这都是非常优秀的了不起的先行者。到今天进入10年代开始,我们认为是一个云计算的时代。储存作为计算的有机整体,也是蛮有意思的行业。最开始我们做一个很大的主机放在那里很神秘的,风扇呼呼响着,那个时候没有储存产业的概念,IBM的计算只能接IBM的储存,再往后走,DVC的计算也是只能接DVC的储存,56年发明第一台硬盘,一个立方米,储存容量只有5个兆,那个时候不是卖的,是租的,因为你是用不起的,所有东西都被耦合在一起。后来尤其随着二战后,70年代80年代经济蓬勃兴起,人们对计算的要求越来越高,产生了很多计算的结果,我需要把它存下来。从80年代开始,储存产业开始兴起。从昨天的直联储存到今天的网络储存,到未来的大云时代,业界也是不断的符合唯物认识螺旋上升。到今天来看,我们是不是走到一个时代的变革点。

我们提出一个小云的时代。计算基于迅速部署的虚拟机管理系统。储存无所谓是一个集群的san还是nas,是一个整合的问题。

再看一个概念,大云时代,覆盖在整个地球上。昨天我们跟郭大丰的客户交流,有没有可能郭大丰的客户在新西兰点下数据想获取某些数据,而响应的数据中心在纽约,而管理是在伦敦完成的。能不能始终让我的数据中心运行在地球的暗面,因为地球的暗面一定是能效最高的。我们每个人下载一个东西,比如你下载李宇春同志的一首歌,你有没有关心过这首歌是位于哪里的数据中心下载的。我们有理由把数据中心放到全世界能耗比最高的地方。我们放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全世界最大最便宜的发电厂那去,只要那个地方有电,有光纤,数据中心就可以部署到那里去。这是第一部分。

接下来进入第二部分,华为对云储存的探索。整个云储存基于华为云计算战略之下,我们强调大平台,业务与应用云化,开放合作。所谓大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节能环保,促进IT和CT的融合。同时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在IT产业需要构建一个供应的生态链,不能所有的事情全靠我们一己之力所做,是需要所有的合作伙伴们,生态链的上下游厂家一起来努力的。我们希望能够共同促进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携手向前。

去年5月22号面向全球发布了云储存战略,去年年底任总发布了云计算概念。单独看一下我们整个云储存的发展战略。目前,我们在整个储存领域现在大概有1600多名专职的储存人员,主要是工程师,其中30%的人员投入在云储存这块。目前在全世界我们的分公司包括成都、深圳、北京、杭州、以及美国,其中美国的研究中心在苹果的旁边。一共加了五个储存中心,专注于核心技术研究。同时我们建立了中国首个云储存实验室。大家也可以在这个图片上看到从06年开始我们关注这个事情,这个属于本能,华为公司在06年还是探索,那个时候我们主要客户是运营商,它有一张网络,这个网络里面始终流动的只是语音,大家打打电话,运营商很困扰的一件事情如何让我的水管里边能够流一些含金量更高的业务。移动互联网可能是一种方式,可能还不够,能不能让水管里流一些啤酒、牛奶。基于这个考虑我们从06年展开了,整个网络就是一个云。云储存我们提出一个理念是泛在多业务云,多用云,无所不在,能够提供多种业务。

云基础架构的领导者致力于为客户和伙伴提供泛化、多业务承载,安全可靠,灵活可拓展,可运营管理,与合作伙伴共赢的。整体上来讲包括计算、储存和安全,统一构成一个平台,希望能够提供让大家把数据加载在云端,是一个到端与端的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这是我们的技术框架,第一块是我们资源能力整合,这块主要的技术难点或者我们突破的点就是关于整个虚拟资源怎么去整合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多租户的管理,甚至包括批发。这是资源能力统一调度的层次。无论底下怎么去做,你可以专门面向云储存优化的结点做它,非常棒的一些硬件系统。你也可以基于传统的sna做,你也可以基于nas做。但是对外体现的是云储存。这是我们非常看重的点。

同时对上我们展现标准的业务接口,作为一个购买者或者使用者来讲我最关注云上面能提供什么样的接口。这是对外展现的,里面怎么实现,我想在座的专家比我更清楚。

对应刚才这个框架我们进一步把它解构,最下面成为CSS是我们一个基础架构,它主要实现一个类似于对象储存概念,提供虚拟化的池子。往上是一个业务展现层,提供云储存服务引擎CSE,再往上是CSA接入网关。右下角是关于我们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刚才刘教授这个地方也讲到关于POE,我们做的风式冷POE,风冷是1.35,水冷式的会更低。整个云储存我们总结一下,一共是5个统一,首先是统一的系统管理,能够提供服务管理,咨询控制以及设备管理,资源管理。第二个往下看是统一的数据服务,包括任务管理,业务量的调动以及统一的认证,第三是统一的业务承载,包括多租户,数据安全多协议,以及零售批发。第四个是统一的运营空间,这块是非常关键的技术。上面四块是偏软的能力,所有这些东西做完以后还有一个交付的要求。无论是五千个用户,五万个用户,还是五百个用户,我们不可能一个软件架构全部容纳,世界上没有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出来。后来我们想了一想,还是要建模,把它分成不同大小的模块,通过不同的模块组装来去适应不同的客户要求。有的企有五百个客户我也要有云,我们怎么做?我们给它一个适合于他要求的云。有的人要求我建一个数据中心跟亚马逊抗衡,这个时候要求又不一样,要有更大的模块拼在一起实现他的要求。

第三部分讲一下我们一些实践。前面讲过了我们泛在云多业务形态是4+1,最基本的如何把数据放到云端,第二数据安全性怎么解决,尤其数据怎么实现保护的问题。第三个当把第一个第二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会考虑我能不能在上面做一些花样,提供一些增值服务。第四个我们特别强调针对现在娱乐至上,提出媒体共享的概念。最后强调物理实践,如何能够快速模块化节约化的交付。这是我们泛在多业务云的解释,4+1的理念。满足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要求。

针对这个4+1的理念,我们在全世界各地,去年一年又做了一些项目,今天主要是在中国讲,我跟大家共享一些国内的案例。

这个比较简单,中科院数据中心信息化建设项目。这是标准的私有云,企业自己建一个数据云,给五千名科研人员提供个人的空间,备份的空间,以及其他的服务要求。我们标准版的典型配制,包括后端的集中管理,安全性,相应的隔离方案,以及数据共享方案。这是标准的数据业务云。

第二个案例从08年开始,我们协助广东移动做了139超级邮箱,这个业务这么多年下来表现优势,目前注册用户有2900万,除了邮箱业务以外,广东移动也在思考的问题是能不能再多一些花样,把短信、彩信、网盘业务放上去,这是带给我们的挑战,我们通过努力也满足客户的要求。目前整个的带宽已经达到了3.2兆每秒,而且随着结点数跟业务数的增长,这个云还在不断的膨胀。这个云放在移动的南方基地。同时给我们一个挑战对原有的计算和数据库方面兼容性的要求。一共13分布式储存节点,相当于传统的5到6中高端传统备份产品能力。如果三个小时完成大概300TB数据的备份,用传统的数据中心方式去做基本上不太可能,我们这个就完成了这样的要求。

这个案例是电信E云项目,这是上海市委提出来的,开完世博会之后,市委方面提出了能不能做一些惠民工程,给广大的上海市民享受一些云时代的好处,能不能给每个网民提供1TB的网上空间。后来上海电信积极响应市委的号召,进行这样一个运营建设。凡是上海用户只要开通20兆以上的光纤,均可以免费享有一百兆的家庭空间。这个除了网盘业务以外,后续还有IPTV、互联网、企业邮箱等多样的业务应用。

华为公司这么多年的实现并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想法来自于我们客户。上海方面相关的专家给我们很好的点子和启发,比如里面的多租户模型,包括整个面向个人,面向企业如何去做批发,如何实现物理的隔离,如何实现多租户的调动,资源的回收。这个地方也特别强调上海电信非常看重个人的隐私,他们要求做到即便是数据中心的管理员也没有任何办法能够看到普通用户的数据。这点我们目前已经做到了。同时整个架构是Scaleout架构,保证后续业务平滑扩展。跨节点的数据保护技术,保证系统高可靠性和业务连续性。同时也实现了数据删除。

第四个是电信IPTV媒体资源地。最后一个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在委内瑞拉CAntv集装箱数据。他的业务中心发展很快,数据中心已经不堪重负,但是如果要建一个新的数据中心,也要面临征地的问题,规划难度大等等一系列后续问题,周期很长,但是业务压力很大,怎么办?找我们。我们给他提供一个集装箱的项目。我们做的是一个风冷,它的PUE不是很好,大概做到1.3,主要的特点是快速交付,三个月就实现了到货,半个月内完成业务部署上线。

责任编辑:Alice

机房360微信公众号订阅
扫一扫,订阅更多数据中心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1523/n310821283.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声明:凡注明来源的文章其内容和图片均为网上转载,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告知,会删除。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