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云计算资讯 » IBM戴艳:反思IT 采用云计算 激发创新

IBM戴艳:反思IT 采用云计算 激发创新

来源:机房360 作者:三水编辑 更新时间:2012-10-25 11:05:08

摘要:10月25日,2012云计算架构师峰会在北京召开。近几年,IT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影响了整个产业的格局,带来了全新、鲜活的业务模式。面对这些变革,本届大会邀请了百余位行业内精英针对IT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实践经验等热门话题进行深入探讨。IBM大中华区智慧地球解决方案资深架构师戴艳先生为发表主题演讲“反思IT,采用云计算,激发创新”,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还有与会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IBM在云计算的一些试点和想法,今天时间不是很多,所以我可能不会谈到一些深入的细节,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一下IBM如何看待云计算、IBM云计算的整个思路。
  
  大家都知道,云计算这个题目现在非常的热,基本上大家可以看到,没有地方不谈云计算,大家现在谈任何东西都涉及云计算。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是云计算,云计算的核心是什么,云计算的核心难道只是一些技术的堆砌吗?其实我相信大家随着对云计算的深入了解,因为我想在座的这些专家,可能我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一些云计算的项目,或者开展过一些有关跟云计算相关的活动。其实大家可能会想到,云计算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变革,它促进了一种商业模式的转型,带来一种全新的运营方式。但是在云计算的构建过程中,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传统的技术,还是现代新兴的技术,比如说OpenStack这些东西,其实这些都是跟技术相关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怎么去利用这些技术?云怎么样帮助我们的业务实现变革?这个可能是我们架构师要考虑的问题。
  
  回到我们今天主要的一个落脚点,技术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从整个企业演进过程来讲,在实现企业业务目标的时候,可以看到这是IBMCEO的一个调查,IBM每年会在全球做很多针对CEO的调查,在企业里,他们关注什么因素04年的时候,技术因素占很小的因素,到2010年技术因素占第一位。通常驱动一个企业前进的因素是业务价值,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技术在推动企业变革方面前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其实智慧地球看似很大很空,其实分解下去会包括很多方面,无疑这些都是技术的综合应用。通常IBM谈到智慧地球的时候包括三个方面,就是互联互通还有分析。首先我们需要部署很多的能够感知这个世界发生什么样事情的设备,具体的可能是一些传感器,另外,所有的信号需要互联起来,所有的信息需要收集起来,这就需要你有一个非常庞大的信息处理平台。云技术实际上是非常适合处理这样一种需求,满足这样一种需求的平台,因为你上面有海量的数据。所以,谈到数据这一块,大家也知道,现在大数据也是一个非常热的概念,基本上大家都在谈大数据。我们通常知道,最常见的有三个V。另外,我们会谈到响应速度的价值。如果大家继续看,怎么评估大数据价值的时候,你会发现80%的大数据可能只会提供20%的价值,因为相对传统的架构化数据是非常难分析的,所以未来的数据量非常大。这边有一个统计数字,就是第三方的咨询机构做的一个最新统计,到2015年全球所有数据,包括移动终端设备加上我们现有系统产生的整个数据量会达到8个ZB,大家知道8个ZB有多少个零吗?通常我们现在用到最多的是一个TB,这已经是很大的量。ZB是21个零,它比PB多6个零。所以从这个量上来讲,非常的大量,如何去维护和分析,你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去支撑的话很难做到。
  
  另外一个趋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现在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移动的终端设备,而且通常都是基于iPhone、安卓系统,这些智能终端带来的用户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它延伸出来的数据量也是非常大的。基本上你在任何一辆车上也好、你去买东西也好,大家都在低头看自己的手持终端。另外,伴随产生的安全隐患也会很多,现在针对移动终端会有很多安全攻击行为,甚至包括云。采用云的话,大家最担心的一点可能就是云的安全,如何保证云的安全,如何不被攻击,如何保证我的数据不被窃取,不被别人看到并截获,现在全球每天大概会发生130亿个安全事件。
  
  对于我们来说,构建云平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我们应该关注哪些点?通常来讲,云包括三个层次,实际上从我们IBM的视角来看,这三个层次只是一个应用层次的划分,对于云来说,你需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具备什么样的特性?首先是速度,你必须对快速的业务需求变化产生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包括如何做到弹性的计算,如何做到快速的开通,这些都是强调速度。第二个,在现在这个云的环境中间,我们几年前在谈云的时候,可能大家都会说云不是一个新技术,只是利用现有的技术去重新包装组合各种应用,那时候你可能会用到传统的数据库、中间件包括一些分析手段。其实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新的技术涌现,在OpenStack这块有很多开放的新兴的标准,这些标准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选择性,让我怎么去平衡技术。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负载感知,我们在谈云的时候,云有很多特性,如果我们说云最强调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是它能够对工作负载快速感知,能够进行快速的开通和弹性能力的计算,因为这才是云核心的一个功能,特别是在公有云的环境中间。另外,如何通过分析去洞察。通常我们只是说云提供一些基本服务,实际上在整个云架构里面会出现很多问题,我们能不能用一些分析手段感知到不同的SLA的负载变化,我怎么去能够把这个数据更快更准确地传送到他们所需要的受众面前。
  
  云的创新应用,我们大概归纳了几点,一个是促进业务敏捷性和熟练度。如果你有一个很好支撑的云平台,通常现实社会中是这样,当业务有一个变化的时候,他会把这个需求交给IT去实现,在这个实现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是非常长的时间,因为他要做需求分析,要拿数据,做架构分析,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云的基础架构平台,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可以简单的去扩展,或者简单的把这些资源回收回来。在这个过程中间去提高整个业务的敏捷性,IBM除了我们通常讲的IaaS、PaaS、SaaS公有云之外,还有整个业务流程也可以作为一个服务提供出去,如果你能够有一个非常快速的业务流程编排机制,整个过程可以非常方便去编排,当你的业务流程发生变化的时候,你就可以非常方便的给业务客户这样一个功能。作为中小企业来讲,如果他们能够把服务建立在公有云之上的话,他们可以花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业务本身,而不用在平台上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包括我们刚才讲的云更多的是创建一种新的运营模式,所以你会看到单纯建一个云没有意义,最重要的在云平台上应该跑什么样的东西,提供给哪些客户使用这些东西,它是需要有一个生态系统。有些厂家是构造一个底层的基础架构,有些厂家是构造基于云的应用。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IBM智慧地球的一些方案,我们在国外,在都柏林帮助他们智慧交通做分析,实时预测交通堵点,帮助出行的人规划合理路线,实际上在后台都有基于云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的应用。
  
  IBM提出了一个SmartCloud的概念,一个是如何建立一个云的基础层次,另外一个是如何管理云,第三是如何构建各种各样的应用解决方案。SmartCloud是结合IBM的各种软件硬件共同构建了一个框架,我们在部署的时候,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地去采用不同的部署方式,选取不同的功能。所以在整个里面你可以看到,在第一个方面,更多的偏向于如何构建一个底层的架构。在云服务这个层面,更多的是偏重于怎么去管理你的服务,因为在云里面,如果是针对公有云来说,如何去计费,如何快速开发一些能力。另外,在云的解决方案里,更多的是强调怎么样基于应用平台快速部署一些应用。
  
  IBM强调云是一个里程,在这样一个里程里面,用户不断的经历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从整个云演进的过程里面,它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需求。虚拟化是最基础的一块,但实际上虚拟化只是构建云的一个基础,所以大家现在都认可,虚拟化并不是云,但是,是构建云不可缺少的一个手段。另外,传统SOA大家都非常了解,现在如何把SOA应用到云里面去,实现BP也是一个服务,这是在应用层次上。另外,在构建云的方面,我们有一些能够集成好的内置模式,部署模式、应用模式,能够快速降低云部署的时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块,特别是当你处在复杂环境的时候。另外就是能够提供丰富的选择性。
  
  其实构造云的话,一定是离不开生态环境,这里面包括云如何去创建云应用的提供商、云架构的提供商、云服务的提供商,在这里面,你是跟他们一起去完成这样一个产业链,特别是IBM在全球范围来讲,有很多的合作伙伴,在中国也是逐渐的去构建,特别是现在在国内的几个项目,比如镇江市政府宁波港的物流云平台,还有是在佛山的一个家具产业区的云管理中心,其实都是与本地的合作伙伴一起去实施的。
  
  到目前为止,IBM已经有超过四千个云客户的案例。在中国,我们现在可以讲的是在中国移动福建分公司,主要是构造一个顶层基础的云架构,主要是基于X86,通过我们一些产品实现动态虚拟化的管理。在中国平安也是帮它构建基础的云平台。
    
  这是IBM整个云计算参考架构,这张图从左往右看分为三个部分,左侧是云的消费者,持续使用云。中间是我们整个构造云的过程中,需要提供哪些内容。最右侧是构造云的服务过程。重点是在中间这一块,在左侧基本上就是IaaS、PaaS、SaaS,上面我们有一个BP。在右侧最密的区域是具体的一些管理功能,实际上你可以发现管理功能非常重要,因为云的很多特性是通过管理服务去实现的。这里面我们借用了传统电信的划分方法,电信行业DSS、OSS这是两个比较大的系统,其实OSS这边主要侧重于如何在操作层面提供一些支撑的东西,比如说如何满足客户的OLA,如何进行资源池的构建。在DSS就牵扯到如何去计费、如何监控使用的情况。其实这张图如果细讲下来会有很多内容,每一块都会有些具体的流程,包括怎么样去实现一些参考架构。
  
  IBM的SmartCloud,我们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去看,在构建云的时候有四个方面需要去注意,一个是如何构建企业云应用,然后是云的存储,如何进行云的管理,还有云的安全。接下来我们会每个部分略微展开一下,IBM经过很多的云计算项目总结出来的。第一点就是应用的开发,我们刚才也讲过,传统的应用开发会非常费时费力,这边我们可以看到IT的一个现状,大家可能都有切身的体会,就是当我们开发一个应用的时候,通常会需要花费这样一些时间,等到应用上线。另外一个调查结果,在美国来讲,34%的IT项目都会延迟,这个比例已经不高了,在国内可能要超过一半。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你去做具体架构升级的时候,不可避免会有一个当机的时候,业务会被中断。现在,为了争取新市场、提升客户体验,传统的方式越来越难适应和发展。如果我们通过构造云是不是可以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在云里面,最核心的还是负载优化,当你去扩展的时候,你会知道为什么去扩它?现有的服务已经不够支撑业务,需要动态的扩展。当业务量下降的时候,我需要把这些资源回收一下,节约成本,节约能量的消耗。所以,核心是在工作负载这块,当然你之前会设计不同的SLA去监控。如果你实现工作负载感知的话,你需要做到三个方面的事情,这里面有很多现有的技术,包括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如何去感知工作负载。
  
  另外一个,我们强调智能化,你如何发现不同的业务模式,它是计算密集型的、还是混合型的,它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外部客户提供的,还是针对内部客户体动的,这些属性不一样,决定了我们申请资源量不一样、我们要付费的金额也不一样,有了这样一些洞察,我们可以把应用负载进行调整,可以把一些基于固化的模式发布到负载流程中间去,通过这样我们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这又是一个统计,这是IBM数据中心的研究。大家现在都在谈云,其实云跟我们以前的有些比较相像,比如数据中心,比如说托管的一些服务。其实我们想说明的就是在高效的数据中心和低效的数据中心之间,它们到底差在什么地方,他们在使用新技术方面有什么样的差别。在高效的数据中心里面,86%会采用最新的技术。在低效的数据中心里面,只有43%的采用。在传统的数据中心,仍然是采用物理机的方式,只有1%会采用虚拟机来实现这个目标成果。在使用存储虚拟化这块,高效的有23%,分级存储,就是把不同热度的属性放在不同性能上,一方面可以提升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成本,这个比例也是非常低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如何构建有效数据中心的时候,新的技术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在高效的数据中心里面,53%的资源设备投入在新项目中,而在低效的数据中心里面,只有30%的新项目。
  
  另外一个就是IBM通过专家经验模式实现了这样一个工作负载的承诺和感知,其实这里面还应该感谢我们的很多合作伙伴和客户,因为IBM收集了几十年的知识库,在这个知识库的基础上,我们培育了云服务的架构,就是你怎么去部署,针对什么样的业务场景和类型,采用什么样的业务模式,比如说中间中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前端可视化服务器应该怎么去部署。
  
  另外,还有一个如何去捕获复杂任务,这块也是一个关键,如果你不能捕获复杂任务的关键和使用情况的话,你后面的调整是没有依据的。另外,如何提供一些快速部署的模式,在这样一个专家系统里面,所有常见的这样一些应用,我们都已经做好从不同的虚拟化,然后你通过部署,通过拖拽,自己去定义什么样的架构模式是符合你的需求的。另外,整个的部署方式,整个系统生命周期管理应该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下线、什么时候新增,这时候整个生命周期管理也会涵盖在这个专家经验模式里。
  
  所以,当我们考虑到如何构建云的时候,有这么几种方式,一种是我通过传统的把云平台部署到我现有的基础架构中去,但这可能不是革命性的,只是在某一个点应用到新的技术。还有一点就是我重新搭建一个新的私有云,这样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专家经验模式,通过它可以加速部署。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服务,就是说我不是企业,但是我作为一个云的提供商,我可以通过这个构建好我的云平台,对外提供服务,使客户可以迅速访问到他们需要的应用,所以它的场景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我们可以来看一个例子,这是IBM在国外的一个客户,他的需求主要是针对如何优化现有的数据仓库系统,现在的数据仓库系统是跑在一些传统的数据库上。这是IBM的专家经验模式,它可以10倍的缩短速度,你需要多少时间能够实现你企业的价值,多少时间能把你的新产品推到市场,如果你能够更快的去做这样一个分析,更快的知道我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把我的业务重点放在什么地方,研发放在什么地方,可以更快的去实现这样一个价值。另外,因为它是一种一体化的系统,所以它的部署非常快。关于一体机或者一体化系统,大家现在接触比较多,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产品和系统,可以提供这样一些功能,这个也是未来的趋势,因为它降低了客户的使用门槛,提升了效率。
  
  第二块很重要的核心点是在云存储,我们现在更多的是讲存储的池化,如何把存储虚拟化。这里面有很多很复杂的技术问题,因为现在有很多不同的存储形态,比如说使用系统发布,传统的数据库在一些核心业务中间的关系,做一些分析和挖掘。所以说不同的存储形态如何把它能够透明的提供一个存储层给到应用层,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其实IBM在研发一种技术,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对于应用、对于客户来讲,他们面对的都是这样一个网络机制,他会通过转换做这样一种适配。自动化的云存储管理,如何进行数据的分发、数据的迁移,你需要考虑如何去压缩,如何能够提供一些即时响应,如何优化存储的数据分布。这是理光的例子,理光是一个相机厂家,这是我们为美国理光提供的云存储解决方案,通过整个IBMCloud解决方案,整个存储单位成本降低了50%。另外有一个数字,在单个服务器里,它可以管理高达20个对象,包括各种各样形式的文件、图片、视频、音频。
  
  第三块是如何去进行管理。在管理这方面,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可视、可控、自动化,可视就是你能够实时监控到你在的云环境中哪些需求在上升、哪些在下降,会影响到我们构建后续的职能系统。可控的就是我看到这样一些变化,看到这样一些情况,我如何去通过一些手段控制住,特别是当在公有云环境中间,当一个企业的应用不断的扩展,比如说月末他需要出账,计算的量就会非常高,可能会出现波峰的状况,这时候,我如何快速的把资源削峰填谷,如果你做不到这些的话,你就没有办法真正实现盈利的模式。第三就是自动化,所有的管理工作不需要手工介入,只有通过自动化的流程去监管,才能够保证所有的流程是标准的,是符合服务质量的。在运营商来讲,比如说当我们去访问3G网络的时候,由于我们设置不对,会造成我下载速度很慢,或者根本没办法访问数据网络,这时候它其实可以有一个统一的监控平台,它可以知道哪些终端存在配置上的问题,它可以自动通过互联网、通过整个无线网络修改这些参数,我们称之为自动修复过程。这块实际上也是我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去分析、去发现,然后采取行动。所以,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可以支持多达25万个端点的管理,甚至包括一些操作系统版本的升级工作。
  
  最后一个是如何去实现在云中的安全。这是IPC在2012年最新的针对大家采用云最关注方面的一个分析,可以看到,高达70%的比例是关注云安全,第二位是信息的访问。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位和第二位有30%的差距,所以这也证明说安全是我们在构架云时候最关键最核心最令人担忧的一个方面。他把自己的企业数据放在云上,如何监管,如何保证不被窃取是很大的问题。IBM在构架云安全的时候,我们也没有一个单独的云安全解决方案,其实云安全的解决方案都是由构造云不同的部件叠加而成,比如说如何做到数据安全、如何做到应用访问安全、如何监管人,这种云安全是全方位多层次的,需要集中统一的监控体系、监控的界面,可以看到说我不光只是看到一点的云,因为在云里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
  
  另外,如何做到主动的安全漏洞的察觉。其实现在在移动互联网有很多安全的网站等等欺骗手段,这些有很多是在开发过程中不规范所造成的,如果我通过应用程序的扫描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漏洞,就可以降低很多风险。其实这里面强调主动式的动作,不光是问题出现的时候,更多的是防患于未然,主动的就是你需要去了解整个在安全环境中间出现的问题,它会提前预测。这个有点像我们现在讲的传统的防病毒,先出现一个病毒之后,才有针对它的解法,现在更多的是主动的,通过模式的识别,提前预判哪些可能是病毒。在云里面,针对企业级的不同应用,在应用层面,我们也可以构建这样一种模式。IBM基本上结合了全球在安全方面非常强的这样一些开发力量,我们构造了一个团队,打造了一个核心能力,通过这个团队,我们可以主动预知安全问题,提前规避风险。这是IBM在云安全方面的一些想法。
  
  这也是一个客户,这个客户他是一个专门进行云服务提供的,他面临的问题就是说身份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身份管理里面会有很多跟安全相关的应用,还有很多安全事件。我们刚才举的每天130亿个安全事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云我们可以让企业真正把精力放在他关注的方面,另外,我们传统IT中心如果有了云技术平台,你就可以成为运营中心。另外IBM在构建云这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包括实施、包括咨询,在全球范围是处于非常领先的位置。如果大家接下来有兴趣的话,我推荐大家去看一些相关的网站,这上面发布了IBM针对云的一些最新试点。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三水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21025/n693741411.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更多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