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资讯 » 数据中心基础环境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数据中心基础环境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来源:机房技术与管理 作者:小柯编辑 更新时间:2012-12-31 20:52:28

摘要:无论是设计的方案,还是建成的实体,对于一个数据中心,怎样评估其是否达到了需求和要求?尤其是在规划阶段,怎样评估规划方案是否满足要求?是否需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本文作者: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援中心建设办公室 肖建一 项元伟

  一、概述
  
  随着数据中心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承载数据中心运行稳定运行的前提是可靠的基础环境,如何规划数据中心的基础环境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的话题,这些人包括数据中心的建设者、运维者,以及规划和设计者。
  
  数据中心的基础环境主要包括建筑、电气、暖通、弱电及智能化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系统,它们是数据中心中所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物理载体。数据中心基础环境的架构图如图1所示。

  无论是设计的方案,还是建成的实体,对于一个数据中心,怎样评估其是否达到了需求和要求?尤其是在规划阶段,怎样评估规划方案是否满足要求?是否需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如果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数据中心基础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的效能,得到更多的可用性,更能确保数据中心在日后的运行中保持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数据中心的生命周期
  
  每一个数据中心都存在生命周期,且具有二意性,即设计理念的生命周期和生产运行的生命周期。设计理念的生命周期是指一个设计理念从产生到被新的理念取代所经历的时间周期。生产运行的生命周期是指数据中心从建成投入使用到被翻新重建所经历的时间周期,该周期通常会比设计理念的生命周期更长。
  
  数据中心基础环境大致可分为建筑、装修、基础设施、IT设备等四大类,而每一类载体都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通常情况下,我国相关设施的使用年限为:机房建筑的生命周期是50~70年;机房装修的生命周期是10~15年;基础设施的生命周期是8~10年;IT设备的生命周期是3~5年。也就是说,在一个数据中心建筑的完整生命周期里,装修需要经历3~5次,基础设施需要更新5~8次,IT系统更新的次数可能超过10次。
  
  如何将这些不同生命周期有机地嵌套在一起是大型数据中心基础环境规划的关键点,也是管理数据中心的要点,一个数据中心可管理性的高与低很大程度上受此因素的影响,这是评估数据中心规划方案好坏的重要指标。
  
  三、基础环境评估的指标体系
  
  评估一个数据中心,可从“可靠性”、“效率性”、“经济性”和“可管理性”四方面入手。基础环境评估的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1.可靠性指标
  
  可靠性指标就是指数据中心的建设标准,例如国家标准的A/B/C,或者国际标准的Ⅰ/Ⅱ/Ⅲ/Ⅳ等,设定合理的可靠性指标是一个好的规划方案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效率性和经济性。一般来讲,可靠性越高,灾难发生时,系统宕机的时间越短,业务恢复的时间越快。但越高的可靠性就意味着更高的冗余性设计,这不仅会降低整体效率,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建设资金。
  
  因此,设置合适的可靠性指标要求在规划前期显得特别重要,其核心是正确评估所承载应用对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完整性的要求,所有基础环境的可靠性指标(主要包括建筑、电器、暖通、通信等)都要贴紧应用对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完整性的要求来设定,过低的可靠性指标无法满足业务的需要,而过高的可靠性指标将造成效率的降低和投资的浪费。可靠性指标的核心是分析业务需要什么,而不是简单地评估技术能做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21231/n196943859.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更多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