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国内市场中存在的大部分国产小功率的UPS,变换技术和主电路结构各具不同,目前一般可分为双变换式、互动式和后备式三种。所采用的变换技术可分为高频或工频变换。 |
与高频机相比,工频变换尤其单相输入的UPS在以上几项主要技术要求中表现欠佳。由于工频机没有输入功率因数补偿功能,所以其输入功率因数PF只能达到0.7左右,根据功率因数PF与谐波电流含量(THD)的关系式:
THD(I)=√(1/PF)2-1可计算出输入谐波电流含量THD(I)将达到100%,实际测量的结果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在其输入端产生的谐波电流的有效值与基波电流有效值相同。如此大的谐波电流无疑要对电网及与电网并联的其它用电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传导,另一方面还要占有交流输入电源的一部分容量,在谐波电流流过的导线及熔断器上将产生无用的有功功率,并全部转换为热量使导线及熔断器的温升增大。另一方面输出容量在10~20kVA工频机的转换效率一般只能做到85%左右,甚至更低,所以上述几项技术指标很难达到标准中的要求。工频机的过载能力较强,一般可达到标准中Ⅰ类技术要求,逆变至旁路转换时间与高频机相比无明显差异。
由于这种UPS装有工频变压器,所以无论是整机重量或制造成本与高频机相比都比较高。以一台效率为85%的10kVA工频机带70%的负载为例,与效率为90%的同容量高频机在同样的条件下运行一年所消耗的电量相比,工频机比高频机多消耗近4000度电。因此工频机在目前市场上并不畅销。
责任编辑:scarl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