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解构 » 浅析数据中心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求变?

浅析数据中心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求变?

来源:机房360 作者:Harris编辑 更新时间:2014-10-27 7:03:56

摘要: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应用已经成为了近几年在数据中心广泛实施的技术,从最开始的服务器虚拟化,到现在的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的虚拟化,虚拟化技术在数据中心内部全面开花,尤其是网络设备的虚拟化技术,几乎替代了原有的VRRP、STP等这些古老的技术协议,成为数据中心网络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之一。

      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应用已经成为了近几年在数据中心广泛实施的技术,从最开始的服务器虚拟化,到现在的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的虚拟化,虚拟化技术在数据中心内部全面开花,尤其是网络设备的虚拟化技术,几乎替代了原有的VRRP、STP等这些古老的技术协议,成为数据中心网络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之一。
  
  网络虚拟化技术主要依托于以太网交换机实现,自2009年以来,以太网交换机的主流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虚拟化解决方案。比如思科公司的VSS、H3C的IRF2、华为的CSS,这些技术都将多台交换机虚拟成单台交换机,对外呈现为一台逻辑交换机。这样可以大大简化网络结构,设备运行可靠性高,设备更容易管理,提高了运营效率。然而,当这种技术在数据中心使用几年后,人们发现这种技术使用的最大限制是:对虚拟化的设备有很多具体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能虚拟化,有时数据中心要实现虚拟化,必须使用相同型号的几台设备做虚拟化,而数据中心是不可能完全采购一款设备的,这样的限制也使得虚拟化技术难以真正普及应用。
  
  无论是思科的VSS、H3C的IRF2还是华为的CSS,说白了都是私有技术,互相并不知道对方是如何实现的,这也就在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形成虚拟化成为妄想。并且即使是同一个厂家的设备也不能完全虚拟化,不同设备型号大小各不相同,这些技术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周全,所以无法支持。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厂家内部各个产品之间做虚拟化设计,以便可以满足厂家内所有以太网交换机设备能够自由地进行虚拟化。盒式交换机可以虚拟化成为框式交换机的一个槽位,多个盒式交换机可以虚拟化成为一个框式交换机,多个框式交换机可以虚拟成为一个逻辑交换机,现在各个厂家都已经开始着手做这样的事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虽然一个厂家的设备之间都可以进行虚拟化,但数据中心的需要远不止于此,它并不关心设备是哪个厂家的,它关心的是网络设备都要实现虚拟化,因此这对网络厂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之前各自采用的私有技术是无法满足的,也没有厂家愿意公开自己的实现,那么就需要一种公开的标准技术,数据中心强大的需求促使交换机厂家不得不考虑结盟,共同研究设备之间的异常,以便可以实现厂商之间的虚拟化。单纯从技术上来讲,这个难度不小,这种设备虚拟化实质是将两个不同的设备通过一条外部的连线结合成一台设备,外部连线相当于设备内部的连接,因此跨设备之间的流量转发也走的是私有协议,这个私有协议并不是以太网协议,而是设备内部的定义。
  
  如果所有的网络厂家聚集在一起设计一种共同的协议,用于设备之间的交互,那么这个协议一定要在所有的网络设备上都实用。而实际上,虚拟化私有技术带有浓重的设备特点,当一个框式交换机进行虚拟化时,所有框上的单板之间都要通过私有协议协调运转,别的厂家的设备并不知道你设备私有的信息,这也就无法互通。假如通过设计一种公共的协议,可以让大家交互这些信息,那么,设备之间互相就知道了对方的芯片信息、转发能力、配置信息等。只有这样信息才能共享,才能虚拟化为一台设备,也就是所有的网络性能参数在虚拟化设备之上都是共享的。
  
  然而,网络设备厂家之间的技术壁垒依然存在,包括很多网络协议,大家都喜欢用私有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屏蔽竞争对手。尤其是一些好的网络协议,谁都不愿意拿出来和别人分享,还希望通过这些协议赚些钱,有这种想法的厂商不在少数。就算大家形成了共识,同意遵循相同的设计原则,但这样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设备之间没有了任何可以隐瞒的技术参数,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共享,这对于诸多网络厂家来说还是一个不能达成一致的问题。这就和SDN技术部署的基础一样,硬件平台一定要统一化、规范化才行,各个网络厂家各玩各的肯定是不行的,这就和SDN技术实现的宗旨是违背的,也许大家都对这种封闭的技术嗤之以鼻,认为它阻碍了世界网络技术的大发展,但是从厂家考虑,是不想因为放弃私有技术而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技术通用化、标准化后,带来的一定是同质化的恶性竞争,那么行业利润会越来越低,最后所有的厂家都会坚持不下去,这样反而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些专家提出了虚拟化技术的标准草案,希望通过推动各设备厂家设备之间可以进行虚拟化,来满足数据中心用户的需求。不过,可以预见这项标准将比SDN技术更加难推广,因为这项技术涉及了网络设备本身太多私有化的东西,不像SDN技术并不关心设备内部的实现。不过这项技术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设计难度不大,实际上就是规定一种协议,所有的厂家设备都要遵守,通过这个协议完成设备之间所有信息的交互,包括表项下发、单板注册、主备切换等等信息。相信这项标准推出来之后,会得到一些厂家的响应,尤其是希望改变现有市场格局的厂家。网络技术在变,虚拟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变化,未来一定会有更加符合数据中心市场发展的技术,只要市场有需求,那么它就有存在的理由。数据中心需要的是开放的网络、融合的网络,数据中心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求变。
  
  阿里加速打造云计算生态圈
  
  曾有人计算过,在阿里集团的上市招股书中,Cloud(云)一词出现了80多次。这个“云”,不是马云,而是马云为阿里当下和未来规划的云图—云计算。在阿里集团成功IPO后,1个月来,阿里云继续领跑阿里海量新闻中第一高频词,丝毫不输于即将到来双十一。
  
  10月16日,中国云计算领域最大规模的盛会—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在杭州召开,一年一度的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如今已是第四届,今年吸引了海内外7000余名开发者、创业者以及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参与。拥有全球最大电商生态圈的阿里巴巴,希望借此打造出一个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生态圈。
  
  云计算能力哪家强
  
  当人们为双十一屡屡刷新的天量成交额而惊叹时,殊不知,真正的行家关注的却是阿里集团的技术后台。事实上,每年双十一凌晨零点,都是对阿里技术能力的一次大考。2013年11月11日,阿里电商单日成交额达到了创纪录的362亿元,而建构在阿里云之上的聚石塔处理了75%的订单量,无一故障。目前,支付宝的数据处理、淘宝的数据仓库、阿里小微金服等大量的阿里系产品,都运行在阿里云上。
  
  2006年,云计算概念由Google首次提出,美国成为云计算兴起最早的国家。2009年9月10日,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成立。2013年8月15日阿里集团正式运营服务器规模达到5000台的“飞天”集群,成为中国第一个独立研发拥有大规模通用计算平台的公司,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外提供5K云计算服务能力的公司。
  
  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拥有强大云计算能力的阿里已经开始向外输出,把云计算能力变成像水和电一样的能源,阿里则成为基础设施提供商。马云在2014年初时即表示,阿里巴巴未来十年的目标是建立大数据时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云计算正是这种基础设施中最关键的部分。用户通过阿里云(aliyun.com)网站,可以像在淘宝上购物那样选择购买各种云服务,服务可按天和按小时进行计费。
  
  伴随着智慧城市与电子政务平台的大规模建设,政府也成为云计算的重要使用者和推动者。目前,浙江、贵州、海南、广西、宁夏、河南、河北等多个省份已先后同阿里云签订战略合作。“我们多年来做政府网站有很多通病,比如说重复建设、烧钱,平时可能资源利用率不到20%,但是真正高峰时期却用不上了,所谓养兵千日‘闲着’,用兵一时‘崩溃’”。在阿里云开发者大会上,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感叹。
  
  阿里云成为创新源泉
  
  相比传统IT4%的增长率,全球云服务年增长率达到了45%。暴涨的数字背后是云计算生态圈的高速发展,云计算自身开放性的特点使其很容易成为生态圈进化的推动力。
  
  9月23日,国内最大的房产公司万科与阿里云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国内首批联网小区。小区里的人、物、智能设备将实现互联互通和联动控制。
  
  9月29日,国内最大的安防企业海康威视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阿里云成为海康威视“萤石”公众视频服务平台和平安城市项目的首选云计算服务商。目前,海康威视已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部署了平安城市解决方案,执法部门输入可疑车辆信息,系统可以迅速匹配相关视频监控片段;结合人脸识别技术,还可快速锁定可疑人物出现的场景,缩短警察破案时间。“智能视频应用需要海量的云存储和云计算资源,如果自己做,需要很大的资金和技术研发投入,而这恰恰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海康威视副总裁蒋海青表示。
  
  除了无限的存储能力和强大的计算能力之外,阿里云还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使不同企业在云计算平台上碰撞出更多的创新服务。“在互联网时代,有云就有创新”,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阿里云已向创维、美的、联想、飞利浦、上海汽车等98万个客户提供服务,涵盖电子商务、数字娱乐、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气象、政府管理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100多家银行等金融机构。“阿里云是一张电网,合作伙伴是家用电器公司,他们的产品将会用上新时代的‘电’”,阿里云计算总裁王文彬比喻称。
  
  编辑:Harris

机房360微信公众号订阅
扫一扫,订阅更多数据中心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41027/n903162574.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更多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