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分豆教育副总裁张金荣:教育的大数据与小数据

分豆教育副总裁张金荣:教育的大数据与小数据

来源:机房360 作者:娟子 更新时间:2015/12/12 19:39:15

摘要:12月11日,第二届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广证恒生智慧教育2016高峰论坛”分会场,分豆教育副总裁张金荣作为演讲嘉宾,做了名为《教育的大数据与小数据》的主题演讲。

  张金荣指出当前教育大数据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认为,只有大数据和小数据结合,才能实现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

  以下内容根据张金荣演讲整理而成:

  大家好,很荣幸能参加这个会,周一的时候刚在广州参加了广证恒生的会议,当时是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在那场会议上获得了很多有经验、前瞻性的分享,分豆教育是一家做教育的公司,所以我想从教育的角度来简单地分享一下,对于大数据和小数据的一些想法和理解。

  现在大数据发展得如火如荼,每个行业都在聊大数据,它的前景、市场价值也都有目共睹。另外,除了大数据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一个点——小数据,以及小数据对在教育行业里的应用。

  为什么要大数据?

  说到大数据,确实无所不在,我觉得大数据对我们每个人的了解可能超过我们自己。比如百度,百度能够获得很多人的数据,你有什么问题都会找百度,搜索引擎几乎可以告诉你一切你想知道的东西,并通过你的搜索习惯,积累你的数据,形成对你个性化的需求推送。

  那么如何获取大数据?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还有移动互联以及交互学习等等很多这样的技术,这些技术支撑起了大数据采集的最基本层面。接下来就是数据来源到底是什么,别的行业我觉得也不太有发言权,但是至少在教育行业,我觉得可以简单地说一下。

  采集的数据来源,可以分成两个维度,一是从时间维度上。人的教育在一生中会分成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教,之后有幼教,有K12,还有国际教育、职业教育等等。这是从时间维度上,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很多很多数据,在教育领域的数据更有价值的可能不仅仅是那些结果数据,比如对于小孩子来讲,从小到大参加整个教育的过程,你可以采集的数据是多种多样的,那么除了你采集的跟学习有关系的结果数据之外,你还要注意去采集他的一些行为数据。好比说一次考试,考完试之后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了,但下降原因是什么,我们已经不能单纯地从他的考试的结果或者做题、做作业的结果里面去推测为什么他会出现考试下滑?我们要从他的过往行为数据里面去加以推断,或许前两天他被他妈妈批评,或许刚失恋。我觉得这些行为数据的记录,其实有果必有因,而这个因,可能你要找到跟他行为相关的东西,所以我们说数据是广义的数据,而不仅仅限于结果层面,不是简单的数据记录。

  另一个从空间的维度,我们同样有很多数据的来源。每一个教育阶段里面,如果我们从空间维度上来考虑,有很多学习的环节和情景,包括预习、复习等等。分豆教育做的产品里面可以实现预习到课前、课中、课后的数据采集,我们事先在上课之前会采集到一个预习结果的数据,回头还会采集到一个复习解决的数据,当这两个数据做对比的时候能看到这个孩子的成绩,看他的掌握程度到底是在进步、退步还是在原地踏步。

  为什么我们要采集大数据?因为我们要从数据里获取到学生的需求、家长的需求、老师的需求、教育管理者的需求,我们有了这些数据,有了过往数据的累积,可以起到预测的作用,我们就会知道这个行业到底往哪个方向发展,我们的路可能有千条、万条,我们会知道哪些路可行,哪些路不可行。

  教育大数据的迷途

  别的行业大数据都已经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偏偏教育行业(尤其要强调一下,在K12阶段),发展的还是步履蹒跚,为什么?因为我觉得目前所能得到的数据不具备刚才讲到预测性和前瞻性,因为有几个问题。

  第一个,我们所获得的这些数据过于碎片化。从刚才讲的时间的维度也好,还是使用场景也好,我们获取的数据都是碎片化、单一化的,我们可能获取的是某一个阶段的数据,或者它在某一个场景下的数据,获得这些数据是不连贯的。碎片化的数据也能反映出来部分事实,但我觉得它是片面化、碎片化、单一化的。

  另一个问题,它是断层的,我看了一组数据,国内活跃APP的存活时间平均下来就是十个月,这是什么概念?采集数据刚没多长时间又换了一个。我们想想,在又碎片化、又单一化,又断层的情况下,我们获取的这些数据,它的价值到底会有多大?当我只能获取到它的某一个答疑阶段数据,或者我只能获取到某一个作业的数据,甚至不能涵盖所有作业数据的时候,这个数据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还有一个问题,教育的数据其实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堂数据,一部分是课外数据。但现实是,这两份数据被校园围墙隔离,校内校外都有自己的学生数据,两者之间并不连通。

  分豆教育最近在做这样的工作,我们也想进到体制里面,去获取公立学校的数据,这个事情很难,为什么要去做?因为我们坚信,教育数据最大的入口就在学校里面,如果我们真的能进入到学校里面去,进入到课堂,以及它的每一个预习、课前、课中、课后、作业考试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就能得到一套很完整的数据。

  因为获取课内的数据很困难,所以大家都在争抢课外的数据,所以我们看到课外数据这个市场是很惨烈的。

  大数据的前提是小数据

  那么怎么样的数据才是有价值的呢?这里需要讲一下教育的核心问题。我认为教育发展其实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本能教育,它是为了解决生存层面的一些东西;第二阶段教育是我们的传统教育,现在还在占主流,它的显著的特点是以老师来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最新的阶段是什么?在国家层面上来讲叫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可能结合一些先进技术、科学手段,如互联网等等。

  中国自来是一个教育大国,我们的教育是有历史、有传统的,它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应该是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那么因材施教这个“材”是谁?是受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整个教育里面最核心的问题,最核心的角色是谁?我觉得应该是我们的学生。

  因此,最合理的教育生态应该是以学生为核心,我们政府、学校、家长、培训机构等都应该围绕学生来转,以学生为核心产生一系列数据,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合理的教育生态。当你真正以学生为核心获取数据的时候,你在整个时间维度上,在它的场景、空间维度上来获得整个完整数据,我觉得这个数据价值是不言而喻。

  既然要以学生为核心,当然就要拿到他的个体数据,我把它称为小数据。小数据的概念已经很久了,但第一次受关注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他为什么会关注到小数据呢?因为刚才讲到大数据能解决行业的发展前景问题,而要解决个体问题靠什么?靠大数据来解决吗?每个人个性化的需求和问题,是大数据是解决不了的,能帮我们解决的就是每个人的个体小数据。

  其实我觉得将来我们的小数据也会成为我们的一种资产,对我们个体而言,或许比大数据更有意义。而获取小数据之后,我们能真正给这个个体描绘出一个全息影像,这个由一系列小数据组成的画像是很立体的,很清楚你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数据和小数据一点不矛盾,小数据就是由大数据构成的,只不过目前我们构成大数据的是一些碎片化、细小的、浅层的数据,而真正能形成有价值的大数据,就是我刚才讲的一个个小数据,小数据串联起来,最后形成大的数据库。而教育的数据,便是在大数据的理论上做小数据的推送,最后回归到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

  以上是我的一些感想,也是分豆教育现在正在做的,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娟子编辑

机房360微信公众号订阅
扫一扫,订阅更多数据中心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51212/n633875691.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声明:凡注明来源的文章其内容和图片均为网上转载,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告知,会删除。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