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我国首个物联网众创平台正式成立

我国首个物联网众创平台正式成立

来源:机房360 作者: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 张琪 更新时间:2015/6/17 10:28:33

摘要:信息化与智能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一场带有深刻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以其最广泛的渗透性,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百姓生活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其加速、倍增作用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工作,明确提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近两年,习主席、李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基层调研,多次强调要依靠改革和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要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重视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等重要指示。

  20多年来国家金卡工程建设始终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中央领导充分肯定了国家金卡工程银行卡、智能卡产业发展,城市多功能IC卡应用及物联网RFID应用试点与工程示范取得的成果,鼓励我国信息业界要加强物联网电子标签与智能传感器等核心芯片与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以推动物联网产业和应用发展,并就加快物联网标准制定、核心技术产品研发,抢占科技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推动物联网相关示范应用等,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纵观中国改革,其真正动力源自执政党高层的政治胆识与博大胸怀,以及民间力量、草根智慧的推动与强力支撑。这种鱼水相依和上下互动,将成为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力,引发一场新的浪潮,催生新的产业、创造新的需求,并引领我国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认为,物联网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基础上,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能感知服务的庞大社会信息系统工程;物联网体现的是多层面、全方位的融合,发展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惠及民生;提倡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今发展的重点与切入点是感知与应用,重要的举措是抓紧制定和认真实施好“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此实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我们认为:物联网是新一代的互联网,是互联网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实现万物互联、智能感知、物理与虚拟世界融合,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时代。我们要全力支持并加快制定国家物联网标准体系及各相关标准,重点放在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引导和开拓各类应用,强化安全保障,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我国物联网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创新和“以人为本”,以改善民生为第一要务,促进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升级换代和智能化。要真正造福民众,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

  物联网在我国发展的应用基础来自于国家金卡工程建设的务实推动。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物联网产业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试点的探索,国家金卡工程非接触式智能卡IC已广泛应用于不停车收费,路桥管理,铁路机车车辆识别管理,以及电子证照身份识别等方面。特别是电信智能卡整合了电子钱包功能推出的手机移动支付应用,以及手机作为RFID读写器开展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与贵重物品的识别防伪等,以及遍布上百个试点城市的市民“一卡通”应用,形成了一系列利国惠民工程,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加快了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国家金卡工程于2004年作为重点工作,启动了物联网的重要感知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应用试点及工程示范,主要涉及农业领域的生猪、肉牛的饲养及食品加工的实时、动态、可追溯的管理;工业领域的煤矿安全生产,对矿工的安全监护;工业生产的流程管理与物流配送;药品及烟酒的防伪及动态可追溯监管;物流领域的邮政包裹、民航行李、铁路货车调度监管,以及内河航运及远洋运输集装箱电子封条等;在安全方面,工业钢瓶、危险品及烟花爆竹等的跟踪管理;国防及军事领域的军人保障卡、军用物资供给、军械及电子伤票动态管理等;在城市交通、公路、水运、航空、铁路等交通管理以及涉车涉驾的智能交通综合应用等。RFID应用试点经过11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初见成效。在产业队伍组织方面,2005年我们成立了中国RFID产业联盟,目前已有成员企业326家,2014年我国RFID市场达到385.23亿元,市场规模居于全球第三位;2014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5679亿元。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及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积极营造政策环境,支持了一批RFID、智能传感器、智能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研发,重点支持了交通、卫生、物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内河航运、远洋运输等重点行业的应用试点与工程示范,历经十年磨砺,硕果累累。这为启动“互联网+”行动计划及促进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与应用基础。

  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深知:我国物联网发展目前仍处初创阶段,无论是国家标准体系确立及国标的自主制定,还是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以及规模化应用示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大量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目前,标准的缺失与滞后,核心技术产品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配套能力以及安全体系建设仍是制约着我国物联网大规模应用必须要解决的现存问题。此外,盲目跟风、重复建设的苗头也值得注意,需要及时纠偏,深化改革、自我完善的任务还很繁重。

  20多年来,在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央领导曾多次指示我们:“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全社会的协同,抓紧建立和完善与信息化相适应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体系结构。要按照信息化所必需的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统一规范标准和立足于自主创新的要求,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等手段,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提倡跨界融合,搞大协作,齐心协力、形成合力。

  众所周知,物联网涉及面广、影响大,从感知层、网络层到应用服务层,可谓无所不在。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打破传统的封建保守小农经济、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要努力克服低质重复建设等弊端。为使物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急需在部门、行业及各地方原有工作基础上,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优势互补;在跨部门、跨地区之间广泛开展合作、加强协调,倾全国之力集中建设和联合推进。

  如今我国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以及寻求经济发展新引擎,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机制和工作模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要求,金卡团队积极贯彻落实。大家认为:金卡工程有22年的成功探索与实践,并有20多个相关部门、行业的直接参与与协同工作,有19个国家一级社团组织的共同支持与支撑,以及十年的物联网RFID应用试点与工程示范的基础,组织“众创国家队”我们最有条件和基础。这支队伍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20多年来,不断创新观念和工作模式,已经形成了一支打不散、拖不垮的国家信息化建设联合团队,铸就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求真务实,拼搏奉献”的“金卡精神”。在此基础上,我们广泛联合2005年经国家信息产业部和民政部批准成立的中国RFID产业联盟(已有340多家企业成员)、2006年成立的国家电子标签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07年成立的国家金卡工程多功能卡应用联盟(核心成员为我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以及中国银联和国内IT骨干企业集团)及移动支付标准工作组、2008年成立的国家金卡工程城市卡运营联盟(合:41个城市)、2008年成立的国家金卡工程IC卡产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2009年成立的国家金卡工程RFID(软件)互操作检测中心、以及2010年成立的国家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来自14个部门行业的24个标准工作组及19个国家一级行业协会)等,大家决心立足优势、积极作为,国家金卡工程物联网众创平台于2015年6月2日应运而生!

  国家金卡工程物联网众创平台的成立是国家金卡团队,对组织模式、工作模式、创新模式的新探索,也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积极性,自我完善调机制、协调合作促发展的新尝试和新举措。平台将在各级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广大用户与企事业单位之间架设桥梁,做好沟通与服务工作;同时在各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与领导下,充分整合和利用各部门、各试点城市、相关社团组织及各地产业联盟现有资源,统筹协调制定物联网发展涉及的标准化、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试点工程示范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金卡工程建设和物联网发展大局,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必要的工作支撑。

  众创平台的成立也是国家金卡工程建设不断与时俱进、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的结果。我们深信:众创平台将充分发挥金卡工程22年凝聚的资源优势和人脉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形成合力办大事、创大业。我们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低调务实的工作作风,明大势、看大局,理清目标、敬业奋进;只要我们站在国家的、全局的高度,求大同、存小异,共创大业,就一定能有所作为,不负众望!

  同志们,让我们认清形势,共同珍惜信息产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继续发扬跨界融合、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惠及大众、构建和谐社会的服务宗旨而不懈努力,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快创建、为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的创新发展、为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自强不息,团结奋斗!

  责任编辑:余芯

机房360微信公众号订阅
扫一扫,订阅更多数据中心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5617/n209769052.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声明:凡注明来源的文章其内容和图片均为网上转载,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告知,会删除。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