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开放数据≠大数据

开放数据≠大数据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Harris编辑 更新时间:2016/8/8 9:20:05

摘要:开放数据对于中国大众而言,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虽然有一批意识超前的城市规划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在行业内部开始就此议题开展讨论,呼吁政府数据开放。而这一切直到2015年秋才得以改变——地方政府先行试验。

      开放数据的概念早已有之,早在2010年,由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所开发的犯罪地图,能够让人们了解自己生活区域周边发生的偷盗、谋杀等罪案情况,而正是透过这一应用,我惊讶地发现离学校不远处的居民区居然刚发生一起谋杀案。而这一应用的成功背后,则是英国政府自2009年起便推动的政府数据开放计划,其使得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类数据得以免费自由地被任何人去利用,从而让终端的用户能够透过数据这一透镜去了解自己身处的城市,监督政府,参与城市建设。
  
  而开放数据对于中国大众而言,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虽然有一批意识超前的城市规划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在行业内部开始就此议题开展讨论,呼吁政府数据开放。而这一切直到2015年秋才得以改变——地方政府先行试验。
  
  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纲要首次在国家层面推出了“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的概念。但是别把“开放数据”与“大数据”画上等号,一般来讲,国际上的开放数据被定义为任何人可以自由免费获取、使用、再传播的数据资源。但对于中国的数据开放工作而言,长期以来缺位的便是对“开放”的诠释和定义。缺乏统一的“开放”定义,亦使得开放数据这一概念,承载了不同的含义。一些地方强调政府数据是“大数据”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倡定向对企业开放数据或者以交易形式来开放数据,但开放数据并非是大数据的子集,开放的数据未必要符合大数据规模大(volume)、流转快(velocity)的特点。小而美的数据,也能满足公民创新之需要。另外,开放数据的公共属性,决定着其不作为“垄断性”资源存在于市场,亦与市场上所谓大数据为“黄金”、“石油”的论断相左。然而,在当今动辄就说大数据语境下,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都或有意、或无意地将“非封闭”的数据一股脑称之为开放数据。实际上,大数据这一范畴则实际可包含数据共享、数据交易、数据开放等多个数据流通的类别。概念的混淆,某种意义上,也造就了“开放数据”在中国的一时“繁荣”。
  
  但若跳出数据的层面来看开放数据,则会发现开放数据在中国想要生根发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发展开放数据的两种路径:不同于传统政府信息化项目,开放数据的发展并非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其发展的关键在于开放理念是否能够渗入整体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与开放政府、公民科技、政府数字化变革等多个议题都有着共生的关系。这也就意味着,想要推动数据开放在中国的全面发展和落地,就势必需要政府能够改变其推进开放数据项目的方式,由政府单一推动变为政府与公众协作推动,同时重新思考开放数据项目的定位,将其从一个信息化项目或者说大数据项目转变为一个牵动整体政府数字化变革的基础项目来建设。
  
  编辑:Harris
  

机房360微信公众号订阅
扫一扫,订阅更多数据中心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688/n739985437.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声明:凡注明来源的文章其内容和图片均为网上转载,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告知,会删除。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