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绿色数据中心精彩专区
  • 绿色IT绿色IT
机房空调节能措施
(7)机房空调联机控制;
a.采取空调联机控制运行的理论依据
对于某机房区域配置两台或多台空调设备并且各自独立运行时,由于多台空调系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会带来巨大的内部损耗,现象是部分空调处于加热状态,而部分空调则处于降温状态;或者是部分空调处于加湿状态,而部分空调则处于除湿状态,其主要原因如下:
空调内部温湿度传感器一致性差异或部分传感器损害;
空调设备温湿度设置的差异或异常;
空调回风路由的不同或整个机房温湿度部分差异;
往往上述原因所带来的空调内部损耗不易察觉或无法察觉,这样所带来的电能损失是相当巨大的。以某机房所作的统计分析,从11月至2月的机房电费支出中每月近三分之一的电费是由于多台空调处于独立工作而内耗掉了。
b.空调内部损耗分析
假设空调Ⅰ对室内温度检测正常,而空调Ⅱ检测有1℃的偏差,两台空调设置温度为20℃,稳定状态范围在18℃-22℃,当温湿度传感器探头检测到室温高于22℃时,压缩机将起动降温,低于18℃时,加热机构则起动升温。
a) 0----t1段:空调Ⅰ和空调Ⅱ处于稳定状态,空调Ⅰ检测的室温为20℃,空调Ⅱ由于偏差1℃检测值在21℃,此时两空调既不加湿,也不降温。
b) t1----t2段:由于机房温度的升高(或是外界环境变化,或是通信设备运行造成的升温)。空调Ⅰ和空调Ⅱ检测温度均在升高。
c) t2----t3段:由于空调Ⅱ的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已超过22℃(其实有1℃的偏差)。故空调Ⅱ压缩机起动,开始降温。空调Ⅰ也随之温度下降。
d)t3----t4段:随着空调Ⅱ的不断降温(此时已经存在传感器偏差引起的不必要的降温了),在空调Ⅱ达到20℃时并没有停止降温,因为空调内部设置有延时功能,仍要持续一段时间来降温,在t3时刻,空调Ⅰ的检测温度已低于18℃的临界值,故空调Ⅰ开始升温,此时间段是空调Ⅰ升温,空调Ⅱ降温,处于相互作用冲抵阶段,此时便产生严重且不必要的内部损耗。
c.联机控制方案
a)选取机房中某一台空调作为主控空调(空调1),其他空调依次与其控制器连接;
b)通过主控空调来设置联机信息,包括联机数量、各台空调设置温湿度以及可设置空调轮流启停时间;
c)通过主控空调的传感器信息来控制机房所有空调,实现一致性的升降温和加除湿状态;
d)通过主控空调控制多个空调轮流工作保障了各台空调定期运行,同时避免了由于自身传感器误差带来的部分空调持续工作,部分空调从不工作的弊端。

(8)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随时根据外界因素的变化,通过对空调运行状态的判断,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值,使压缩机或加热工作时间减少,达到节能目的。
(9)采用水冷作为冷媒的空调或采用制冷背板; 液冷系统的制冷原理是,把冷水送达到液体冷却柜。先用柜内风机将热风从服务器后部抽到液体冷却柜中,用内部水管制冷热风,然后将冷风吹到服务器前部,而热水再回流到室外的循环制冷设备,通过这一过程不断循环达到制冷效果。
形象地理解,液冷设备与精密空调的区别,就像冰箱制冷与冷库制冷的区别。对机房来说,液冷系统将每个机柜包装成为一个“冰箱”,而精密空调则把整个机房制冷为一个“冷库”,其能耗的差别不言而喻。使用液冷系统节能的效果不仅仅在于制冷方面。“液冷系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系统,叫‘Freecooling’(自然冷却系统)。液冷系统的进水口温度需要低于15摄氏度,而当环境温度低于15摄氏度,就可以不需要通过循环制冷设备来制冷液体,仅仅用自然冷量制冷即可。
以上海为例,每年至少有三个月的环境温度低于15摄氏度,也就是说每年有约四分之一的时间可以“天然制冷”,总体而言,相对于传统制冷设备节能30%。
(10)针对设备比较少的机房,通过人为的控制,增加巡视次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开机数量以及开机时间;
(11)对机房加以改造,增加机房通风换气能力;
(12)适当增加机房内设备隔断,提高机房空调利用率;
(13)整改机房空调送风风道,使温度条件要求高的设备充分得到空调送风,以此提高空调使用效率;
共六页 1 2 3 4 5
© CopyRight 2009-2018, JIFANG36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