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谈云计算 » 罗治国:云计算生态系统与大云开发者社区

罗治国:云计算生态系统与大云开发者社区

来源:新浪网 作者:Alice编辑 更新时间:2011-5-26 10:14:09

摘要:云计算为信息通信产业带来了新的商务模式和机遇,而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本文分别针对全球及中国云计算生态系统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云计算生态系统不够健全是中国云计算应用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进而介绍中国移动“大云”平台、“大云”开发者社区及其对开发者乃至整个云计算生态系统的价值,并对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概述
  
  云计算技术是一种利用大规模低成本运算单元通过IP网络连接,以提供各种计算和存储服务的IT技术,是互联网企业追求低成本、高性能、资源灵活分配与应用快速部署而开发出的一种IT系统实现技术。云计算系统是一种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应用于服务等能力的资源池系统。云计算为信息通信产业带来了新的商务模式,为互联网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为数据中心IT节能降耗提供了新的技术。
  
  云计算市场将在未来几年高速增长,IT厂商正在以快于预期的速度转向运用云技术。根据Gartner的研究结果,全球云服务收入有望从2008年的464亿美元增至2013年会达到1501亿美元,总增长幅度达到223%。而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态产业链。云计算产业链各个环节需要紧密合作,才能为最终用户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消除用户对由云计算引起的IT建设、使用模式改变而引起的担忧,使得最终用户接受了云计算理念、使用云服务。
  
  本文首先对全球云计算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入地剖析,然后分析了中国云计算发展状况,进而介绍中国移动“大云”平台及“大云”开发者社区对开发者乃至整个云计算生态系统的价值,并对中国云计算生态系统进行了展望。
  
  二、云计算生态系统
  
  目前比较通用的云计算生态系统(Ecosystem)划分方法[1]是将云计算生态系统分为八个角色:消费者、独立软件开发商、技术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咨询服务商、创业公司、云服务提供商、集成软件栈提供商,如图1所示。
  
  云服务消费者进一步分为三类:个人消费者、中型消费者、大型消费者。个人消费者主要用于个人通信、娱乐等,对云的需求包括易于使用、免费、隐私保护、开放、能够基于浏览器进行访问等。中型消费者主要使用SaaS、托管类服务、商业流程等方面的云服务,对云的技术需要包括云间协作、可靠性、可用性等。大型消费者主要满足私有云、开发测试、商业流程、快速响应市场等需要,对云的需求包括服务部署、数据集成、结算、可靠性、安全、快速访问、法规遵从等。包括云服务提供商、创业公司、独立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咨询服务商都可以向云消费者提供服务。
  
  云服务提供商是云计算服务的载体,也是云计算产业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只有构建了云服务平台,其他角色才能获取到云计算产业链的价值。
  
  独立软件开发商希望通过云带来新的盈利资金流,提供多租户的能力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他们在云服务提供商的基础平台上提供了“百花齐放”的增值服务补充,对底层平台也有一定的需求,包括可靠的托管服务、企业到企业(E2E)平台、平台的弹性、计费能力以及商业灵敏性等。
  
  技术提供商提供一些新的技术,集成软件栈提供商提供通用的软件栈,为云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可用的技术和产品。咨询服务商和系统集成商可以帮助云服务提供商构建云服务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平台,同时也可为云服务的消费者提供咨询和集成,采取最佳的方案实现IT基础设施向云的迁移以及互操作。
  
  创业公司是一种特殊的角色,他们既要使用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云服务,同时也是云计算产业中新技术和新服务的创新来源,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需要一个带有计费能力的整合的云平台,以及低成本进入门槛,通过多租户模式实现市场分享。
  
  三、全球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
  
  全球云计算技术和服务的推广情况看,云计算服务依托于工业化数据中心,形成较大规模、跨地域、弹性伸缩技术特点正在蓬勃发展,但是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并不均衡,以美国发展最为迅速。
  
  云服务提供商最具代表性的是AmazonAWS。AmazonAWS占全球IaaS份额最大,2010年达到3亿美元,它提供了一系列服务,包括EC2、S3、EBS、SimpleDB、负载均衡器、SQS等,其基础设施大约有14万物理服务器,分布在全球多个数据中心。NaviSite全球有十几个数据中心,他们主要采用CiscoUCS、Vmware、IBMXIV实现计算、虚拟化平台、网络和存储的有机结合。还有很多小型的IaaS服务提供商,最小的只有一个数据中心200多台机器,他们大部分采用开源软件自己进行集成。Salesforce除了SaaS服务外,也推出了PaaS平台,而Google、微软在PaaS层面对外提供服务,他们都基于PaaS层面构建了开发者社区,聚拢大量开发人员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软件栈提供商包括Redhat、Abquio、CloudEra等公司,他们或者提供弹性管理平台,或者提供大规模计算环境。这些公司一般以开源软件为基础,并且一般采用按服务收费的开源商业模式,这些公司往往同时作为云计算咨询服务商、技术服务商以及系统集成商的角色。
  
  创业公司最著名的是Twitter,它的创建初期是构建在AmazonAWS上的服务,从而应对了业务快速增长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压力,即使现在Twitter建立了自己的基础设施,当业务增长超过自建基础设施的范围时,仍然会租用AWS的资源。有很多创业公司同时也围绕AWS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
  
  独立软件开发商一般会围绕服务提供商,开发迁移工具、备份恢复工具、智能分析工具、数据访问工具等,使得最终用户能够更为便利地使用云计算服务。比如AmazonAWS就创建了一个开发者社区,通过解决方案提供商计划(SolutionProvidersProgram)[2],将庞大的独立软件开发商聚拢在一起,共同发展云计算业务。
  
  四、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云计算产业正处于准备阶段,各个服务商正在进行技术储备和概念推广,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尚在尝试中,用户对云计算认知度仍然较低,成功案例较少,云计算产业生态链正在构建过程中。
  
  在这些云计算尝试中,互联网公司在云计算技术研发方面发展较快,比如阿里巴巴、盛大、百度、腾讯等,但他们的云计算平台主要以自用为主,基于云计算平台建立应用向用户提供服务。一些传统软硬件提供商也在不断尝试,纷纷推出云计算服务,比如联想推出在线存储服务,用友推出在线CRM、ERP服务,八百客提供在线进销存、OA及HR服务等,然而这些服务还在发展当中,用户规模不够大,还没有实现盈利。传统电信设备提供商华为则发布了“行业云”方案,准备面向行业提供云计算服务。在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电信跟EMC合作推出了“e云”的在线存储服务。传统IDC服务商世纪互联也在探索提供IaaS服务。而发展较为积极的是政府公共云建设,以地方政府为代表,中国已经建设了一批如无锡云等公共项目,各地也都陆续提出了未来云计算的发展规划,但是目前公共云计算平台上的应用仍然较少,“云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应用落地成为当前最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比美国等一些云计算发展较快的国家,中国的云计算发展呈现一个特征:几乎所有的角色都希望提供服务(IaaS或SaaS),直接面向最终用户,而不是不同的角色有机地合作在一起。也就是说,中国云计算生态产业链还没有正式形成,各方仍然处于单打独斗的格局,产业界没有形成合力,这正是制约中国云计算应用发展的一大挑战。
  
  五、中国移动“大云”平台及开发者社区
  
  中国移动从2007年开始进行云计算的研究和开发,是最早介入云计算研发和实践的企业之一。2009年,中国移动正式对外公布了正在研发和试验的平台——“大云”(BigCloud),并以此来提升中国移动未来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信息服务能力,并建立了1024节点的云计算试验平台。2010年5月,中国移动对外发布了“大云”1.0版,并同时发布了“大云”开发者社区,向公众用户提供“大云”免费试用平台,并以社区进行技术交流。
  
  (1)“大云”平台
  
  中国移动“大云”平台是在开源软件基础上自主开发的系统,目前已实现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海量数据仓库、分布式计算框架、集群管理、云存储系统、弹性计算系统以及并行数据挖掘工具等关键功能(如图2所示)。
  
  分布式文件系统。为保证高可用、高可靠和经济性,采用分布式冗余存储的方式来存储数据,以高可靠软件来弥补硬件的不可靠。
  
  分布式海量数据仓库。采用列存储的数据管理模式,保证海量数据存储和分析性能。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1526/n940021516.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更多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