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信息化 » 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来源:机房360 作者:Honey 更新时间:2011-6-20 18:21:54

摘要:企业信息化的动机除了提高效率,还包括增强企业对环境(客户、供应商和竞争者)的应变能力,从而提升竞争力。然而研究发现,一旦环境真的改变,很多企业即使能够应变也不愿意改变,因为一旦响应外界的变化,那么已有的信息系统不再适用,甚至推倒重来,先前的信息化投资付之东流。

  企业谋求信息化提升应变能力,实际上信息化却阻碍了企业变革的意愿和能力。其中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去开发的信息系统适应性太低,难以有效地响应外界的变化。这在客观上要求信息系统具备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柔性,因此有关信息系统柔性的研究应运而生。
  
  1、信息系统柔性的相关研究
  
  柔性是系统所拥有的处理环境或由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的能力。柔性表现为处理变化的能力,按照能力的高低可将柔性分为三个级别:集成和缓冲的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系统的柔性,通常被划分为三个层次:界面层次的柔性、数据层次的柔性与逻辑层次的柔性。界面层次的柔性是最低层次的柔性,是指在客户端为用户提供多种输入输出格式,满足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变换界面显示的需求。数据层次的柔性是指系统能灵活地定义和修正系统的数据模式,并能根据定义和修改后的数据模式自动地调整各种记录界面、输出界面和界面信息等显示界面。逻辑层次的柔性能使系统逻辑灵活变动,调用并组合后台应用程序的各种功能,既能适应动态变化的业务需求,还能创造新的业务流程,使系统具有强的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
  
  阮观润采用C/S模式开发信息系统。在客户端建立可由用户主动选择输出模式的友好界面,实现对用户的柔性。同时,在服务器端,充分利用软件重用技术,以及XML技术集成数据,只对原有系统做最低程度的修改或添加即可适应变化,实现对开发者的柔性。C/S架构虽具有可重用性,但并不具有敏捷性与可变性。方旭升提出基于数据库的柔性MIS的概念,但这种研究着重从底层数据人手,采用自底向上的开发模式,从系统的数据结构柔性出发,逐步向子系统、系统的柔性发展,其结果可能使得研究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仅增加系统开发成本,还可能降低灵活性。陈兵在数据库中使用附加表的方法对所有表结构进行登记,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数据结构的柔性,但该方法只能实现较小的数据结构变动。朱连江采用分布式技术开发一个“即时开发一即时接入一即时使用”的集群开发信息系统管理平台。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必将扩展平台,开发更多新系统。这可能产生技术瓶颈,而且新老系统缠绕在一起,会带来平台运行与管理上的混乱,还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李绪蓉利用构件技术开发快速可重构的信息系统。但构件的重用性仅仅体现在系统开发阶段,一旦开发完毕,各种构件就被解析并组装成具有固定逻辑和行为的紧耦合系统,这种方法在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同时牺牲了系统的逻辑可扩充性。
  
  针对存在的不足,近年的研究转向,从面向流程视角来探讨如何实现信息系统柔性。Masahim Nakagawa提出将Web Service集成技术引入到业务流程管理中,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环境,实现实时管理。Frank Leymarm等在分析web Service与业务流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采用Web Service实现业务流程中的各种活动,以使Web Service技术更好地支持动态业务流程管理。Jtm Shen等通过分析在Web Service环境中的业务流程集成现状,提出采用OwL-S描述WebService,以提高流程描述的语义准确性,理清流程对象问的关系,实现高层次的业务流程集成。
  
  SOA具有的开放性、自治性、自描述性、实现无关性、松散耦合等特性,为信息系统柔性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RaghuVaradan等采用SOA架构构建信息系统,并通过SOA治理来提高系统柔性;Minglun Ren等运用SOA提供的松耦合服务架构来有效协调同步的业务流程设计与实现,以此实现敏捷性与柔性。
  
  David Margulius指出成功的SOA起始于IT人员与企业管理者的合作,业务流程建模正是由于SOA的出现才显示出真正的实力,SOA加快了业务流程优化。于是,有学者结合业务流程管理技术与SOA的优势来构建敏捷企业,增强信息系统柔性。OMG组织提出利用BPM与SOA建设敏捷企业,BPM可帮助SOA划分服务粒度,定义元数据,而SOA又可更好地实现BPM;王辉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BPM与SOA互补所产生的柔性优势,构建实时企业;潘昊等指出BPM使业务流程随业务需要而改变,SOA屏蔽底层IT系统的复杂性,使高层业务整合更加方便,进而提出构建以BPM为中心的SOA系统,不但有效地整合已有的企业资源,还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业务敏捷性。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业务敏捷性为导向,结合BPM与SOA的优势,采用BPM技术优化流程,通过SOA技术实现改进的流程,使得系统能随着流程的改变进行动态响应,实现信息系统的柔性,从而能使系统具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SOA与BPM相结合提升信息系统柔性的可行性 
  
  利用IT技术重用原有流程,建立一种贯穿于整个企业流程生命周期的管理机制,达到持续管理、全局优化的柔性效果,以使业务流程可分析、可管理、快响应、易变更,并确保业务流程与业务目标相一致。BPM的柔性优势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战略思想上看,BPM涵盖企业营运的各个职能部门活动,甚至扩及到上下游的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客户的活动,强调建立、管理和维护整个价值链的、以客户为导向的、端到端的业务流程。串连原本相互独立而未协调的职能活动,使之成为步步增值的企业营运流程,并辅以各项管理手法使其落实运行,从而达到优化流程、影响环境的目的。
  
  从软件技术上看,BPM倡导利用IT架构和技术,以业务流程模型为输入的自上而下的柔性资源集成和整合方式,试图将生产流程层、运作层、计划层、战略层等四个层面上的流程管理统一到一个框架下,并整合到企业的信息系统中,强调业务驱动、业务人员的友好建模以及业务的可视化,从而拉近了业务与IT的距离,搭建起沟通管理与技术的桥梁。
  
  SOA提升信息系统柔性的优势SOA具备以下实现架构柔性的关键优势:
  
  面向业务的粗粒度。SOA提倡从业务需求出发,自上而下从业务层到技术层逐层分解业务目标和需求,然后自下而上将底层应用从功能角度抽象为上层所需服务,从而实现IT技术为业务和管理服务的目的。粗粒度减少了重用的复杂性以及通信开销,从而增加了业务可重用性。
  
  自治。服务相比组件提供更加明确的功能和更为狭窄的接口,并且自行管理生命周期,维持自身事务和运行状态。服务调用者无需考虑服务运行的细节,只需了解其功能并通过标准接口调用即可。
  
  异步调用。异步调用是实现技术和业务松散耦合的前提,尤其是在跨越Internet集成和互操作的情境下。这是因为采用异步调用无需等待回复便可继续执行,以此可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基于消息。消息是实现松散藕合的又一前提。因为远程对象基于Stub-Skeleton或Proxy-Stub的方式要求远程状态同步,一般远程调用的内在不协调是造成IT架构难以实现互操作和可扩展性的关键原因,而消息是一种打包数据,不是远程对象指针,不需要维持其状态并将状态通知所有需要知道的调用者。
  
  纯文本协议与元数据。当需要跨越众多异构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时,基于二进制的远程调用方案总是存在着难以彻底解决可理解性的问题,而凭借纯文本的结构透明性加上元数据的自描述特性,可以实现基于机器的语义互通和透明性,使得各种中间层都能够以通用的方式传递经过的消息,并理解其中需要理解的部分。
  
  可动态发现与动态绑定。SOA的服务不仅是可描述的,而且是可动态发现的,从而使服务的延迟绑定、服务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成为可能。因此服务位置透明,我们可以动态更换一个服务提供者而无需影响调用端应用程序的配置。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1620/n604323259.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更多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