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以智慧为聚焦点的大数据

以智慧为聚焦点的大数据

来源:硅谷动力 作者:yuxin编辑 更新时间:2013/8/5 15:40:04

摘要:人们对大数据认识水平,当前处在什么阶段?我简单地概括为,知道大数据不是什么(不是数据大),但不知道它是什么。这是我在主持今年大连软交会上的大数据创新论坛时,做出的一个基本判断。

  今年以来,大数据的定义越来越多,但内涵并没因此而越来越清楚。带着诸多疑问,我希望听听专家的最新见解,看看在探索大数据“是什么”方面,有什么新的进展。
  
  对大数据的新想法:智慧,也许是正解?
  
  听了IBM、英特尔、VMware等专家的演讲,一个突出感觉,是大家都在把习以为常的大数据概念,说成不是大数据。例如,大家异口同声说大数据不是HADOOP,或主要不是HADOOP,或不光是HADOOP。说这话的行家,其实都是干HADOOP的。初听起来,感到非常意外;琢磨话里的话,似乎大数据背后,有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东西。说出来,是的也变不是了。尽管专家们一致认为不必死抠大数据这个概念,但明显大家又都在探讨大数据到底是什么。
  
  我在会上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状态,或许是因为大家看大数据的角度有问题。从数据这个角度解大数据,是客体的角度。光从客体角度解大数据,缺点是难以聚焦,因为数据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它们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好比光从石料的角度看罗丹的雕塑《思想者》,难以看出为什么有的石料有用,有的石料没用。
  
  所以我建议人们换一个角度,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什么是大数据,也就是从大数据到底解决人的什么问题这个角度,来看它是什么。这样看的结果,赫然发现大数据映射在主体这面屏幕墙上的影像是:智慧。这就好比心中有了“思想者”的形象,才知道石料取舍的所以然。这时大数据这个“石料”叫什么,是3V,还是4V;是HADOOP,还是流式计算等,就不那么重要了。
  
  这个方向上的思考具有现实意义。许多专家都在提大数据的应用导向,就是在从客体供给导向,向主体需求导向转。不这样转,就成了为大数据而大数据,为石料而石料,最后把要解决的问题丢了。这样的大数据,雕出来一看,思想者没了,成了一地碎片,如房地产、偷税漏税或骗钱。
  
  智慧又是什么?
  
  现在我们把大数据起个主体角度的外号,叫智慧。接下来要想的是:智慧是什么?
  
  最有启发性的思想火花,不是出现在会场上,而是在大连的广场上。我与IBM中国开发中心首席技术官毛新生,每年都要走同一条路,过同一个人行横道,进同一个门,上同一个电梯……,年复一年,用这几分钟时间迅速交流一下彼此这一年的思想。
  
  我先跟毛先生说,上午我讲大数据在于智慧的计算,你不在。这不是给你们IBM做广告,而是我真的认为大数据的关键在智慧。毛先生的说法,给了我一个意外的启发。他大意是说,智慧的计算叫不叫大数据这个名字并不重要,IBM一直以来一直探索的是计算的本质。智慧的计算不光是数学计算,还包括感性的计算。
  
  我马上反应过来:计算的本质问的是“智慧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从计算角度讲,是要解图灵提出的人工智能问题。从图灵角度看,计算既是抽象的,又是感性的。现在的计算机网络,走到谷歌单纯数学算法的死胡同了,我开玩笑说,一见钟情也是一种算法,是感性直觉的算法。毛先生认为,在将来的企业整合(enterpriseintegration)和情境加速(contextaccumulation)中,人们的关系将从交易变为交互体验,转向了感性,其中蕴育着对算法突破的需求。
  
  后面的话,我们都没有说,但那是不言而喻的:大数据只不过是对人工智能的阶段性探索,是一个过客,它在根子上是要回到图灵,对前一段数学算法所走的弯路,从人工智能高度进行拨乱反正。我们为什么需要HADOOP,不是因为它长得像一头大象。而是因为异质性,正是数学同质性算法的一个反方向。数据的非结构化只不过是形式,我们要进行的是对异质性的探索。只要抓住了所以然,是不是HADOOP,真的变得不重要了,虽然HADOOP一如既往地重要。

机房360微信公众号订阅
扫一扫,订阅更多数据中心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385/n598451384.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声明:凡注明来源的文章其内容和图片均为网上转载,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告知,会删除。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