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CIO管理 » “和谐”战略为信息化管理所必需

“和谐”战略为信息化管理所必需

来源:CIO 作者: 更新时间:2010-11-1 12:45:54

摘要: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和谐”很重要,无论是对于我们的生活还是工作。关注信息化管理,关注“和谐”发展战略。

  (一)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
  
  1、“和谐”的说文解字
  
  从字面看,和谐是会意字。“和”,由农田禾苗的“禾”与人们吃饭、说话的“口”组成。在物质不丰富的落后的农耕社会,“生存”是第一位的。有事大家干,有饭大家吃,含有“大同”、“为公”的意思。
  
  人是灵长类,有不同思想,有不同看法,是客观存在。但为了生存,彼此需克己复礼,“有利于生存的话才说,不利于生存的话就不说,皆说的话才说,不该说的话就不能说”,就产生了“谐”。而“谐”,由“言”和“皆”组成,意即,皆言的话才言,拓展为皆做的事才做,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必须服从人群“生存”的要求。和谐是手段,是工具,是桥梁。大同、为公、生存才是目的,才是理想,才是人类最高追求。正因如此,“和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成为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思想的核心,成为中华民族追求最高理想的有效手段。和谐是人类追求“天下为公”、“大同社会”、文明社会的起点与归宿。没有和谐,就没有“大同”,没有和谐,就不可能实现“天下为公”,没有和谐,也就没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谐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起点与归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概括为六点: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国家仁德、民族同德。
  
  个人品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即“八德”;古人云“百行孝为先”,父母恩深似海,不孝父母,枉为人子;兄弟手足之情、血脉相通,需互助礼让;忠诚、信义、礼让、廉洁、知耻明辱,乃作人的根本。人人都品德高尚,自然人人和谐。因此,个人品德乃打开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钥匙。个人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起点与归宿。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好坏,取决于个人品德的好坏。
  
  家庭美德:严父慈母、父慈子孝、夫妇和睦、妯娌和顺、尊老爱幼、兄弟友爱、邻里和谐。“家和万事兴”;“夫妻同心,泥土变金”;“远亲不如近邻”;“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家庭是拓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地,是培育个人品德的学校,孟母三迁、岳飞刺背(岳母刺“精忠报国”在岳飞背上),是和谐的滋生地,是和谐的摇篮。
  
  职业道德:敬业、爱业、勤业、精业、忠业、乐业。干一行爱一行,“业精于勤荒于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忠于职守,团结互助,亲密合作、敢作敢为、勇挑重担。和谐助业,和谐提升职业水平。职业是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场所。
  
  社会公德:“善哉”、“善莫大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几句格言是社会公德的座右铭。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起码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要求。社会公德的本质是“善”,即善意、善言、善行、善为、善事、善人。善是和谐的基础;恶是破坏和谐的蛀虫。社会公德是以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为基础的,个人善、家庭善、职业善,则社会善。要提高社会公德,首先要强化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国家仁德:国家仁德包括“以人为本”,保证人的生存权;施行“仁政”,反对暴政,推行“仁道”,反对“霸道”;“廉洁奉公”,反对贪污腐化、以权谋私;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保证国民安居乐业;仁和治国,德、法并举,惩恶扬善,保天下太平;提高综合国力,保护国民不受战乱之苦。仁德促和谐,和谐巩固国家发展、强盛和安全。
  
  民族同德:各民族同心同德,增强民族凝聚力,克服民族分裂主义、打击极端民族主义、共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共同复兴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健康、幸福!让中华民族大家庭,其乐融融!
  
  3、和谐的普世价值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倡导“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给人类追求最高理想指明了奋斗方向;孔子主张天下推行“仁道”、反对“霸道”;倡导和为贵、和为尚、和睦、和顺、和气;期盼人人平等、礼貌待人、仁爱、仁慈、仁德、仁和。这些主张、倡导、期盼,都是很具体的,只要“从我做起”,人人都可做到。“和谐”不仅是通往“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理想社会的桥梁,而且是战胜霸权、战争、贫穷、饥荒、灾祸、疾病、痛苦的指路明灯。“和谐”可启迪仁人志士为改变人类命运、创造美好未来奋勇前行,甚至奋斗终身。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军国主义、帝国主义、战争、贫穷、饥荒、天灾、人祸、疾病、痛苦等等与和谐背道而驰,世界各国应该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共创和谐世界;应该高举和谐大旗,聚集全人类的聪明才智,力推以人为本、施行仁道、反对霸道、制止战争,齐心协力向贫穷、饥荒、天灾、人祸、疾病、痛苦开战。“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必将在和谐世界中逐步实现、美梦成真。因此,和谐具有实现“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理想社会的普世价值。
  
  (1)、和谐是人类治家、治国、治世的政治宣言
  
  家庭幸福靠和谐,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国泰民安、民族团结靠和谐,经济全球化、无国界贸易靠和谐,要想实现世界无强权、无霸道、无战争、无杀戮、无剥削、无寄生虫、无贫穷等等天灾人祸靠和谐,要想人类彻底实现平等、自由、民主、博爱等等理想靠和谐。一句话,和谐是人类治家、治国、治世的政治宣言。
  
  (2)、和谐是社会德治的指导思想
  
  以德服人、以礼待人、以善劝人、以恕容人是和谐的四大支柱。其中,“德”是和谐的基础,“礼”是和谐的中心,“善和恕”是和谐的可靠保障。而那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寡廉鲜耻、卑鄙无耻、缺德无德之徒,定是和谐社会的蛀虫,定是人类的败类。德治就是推行“德、礼、善、恕”、廉洁奉公,专制“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寡廉鲜耻、卑鄙无耻、缺德无德之徒”。因此,和谐是社会德治的指导思想。
  
  (3)、和谐是国家法制的追求目标
  
  法制是国家惩恶扬善的工具,是培养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促进剂,为维护社会稳定、人身安全、生活秩序、国家发展、经济繁荣、世界和平保驾护航。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和谐、社会和谐、人类和谐、世界和谐、时空和谐。因此,和谐是国家法制最求的最高目标。
  
  (4)、和谐是衡量社会文治成败的检验工具
  
  社会文治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榜样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水平和素质,而和谐正是衡量社会文治成败的检验工具。通过文治,提高社会和谐,则文治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
  
  (5)、和谐是国家武治的出发点与归宿
  
  中国的“武”字,是会意字,止戈为武,动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制止武力、短兵相接、刀兵相见,也就是“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战争”,因此,武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为了社会和谐。中国的武治是文治的补充,“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武略的上上之策,而不是西方列强鼓吹的穷兵黩武、弱肉强食、成王败寇、杀戮征服、殖民奴役、强盗行径等血淋淋的战争。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0111/n391511840.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更多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