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SAN技术 » iSCSI存储技术在中小企业如何部署

iSCSI存储技术在中小企业如何部署

来源:中国绿色数据中心 作者:机房360 更新时间:2010/1/4 10:28:50

摘要:由于iSCSI存储技术运行在现有的以太网网络之上,经常需要与用户流量竞争可用的宽带,所以iSCSI存储技术性能取决于网络的设计。堵塞瓶颈导致的网络中断能够造成iSCSI存储阵列的崩溃。采用iSCSI存储技术应该包括对现有网络的评估,并且在关键数据存储前,改进主机与存储系统之间的通信瓶颈。

  当iSCSI存储技术被推出的时候,光纤通道技术已经在高性能SAN解决方案领域建立起自己的主流地位。因此,iSCSI似乎必然会吸引那些选择不迁移到SAN的IT环境,它们要么是以前不需要SAN存储的直接连接存储环境,要么是因为某种原因而拒绝接受光纤通道技术的其他环境。

而且,光纤通道SAN环境大多为主要运行UNIX系统的一线和二线数据中心,因此iSCSI首先吸引了Windows和Linux环境的关注。随着这种支持在过去十年里的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Windows应用程序被视为任务关键型应用程序,这就推动了用连网存储设备替换直接连接存储设备的需求增长。

另一个考虑是全功能iSCSI软件启动程序的利用率推动了iSCSI的应用发展。这首先发生在Windows应用领域,最近又发生在VMware应用领域。

由于光纤通道技术成本高,而且复杂,中小企业(SMBs)往往在实施SAN(存储区域网络)前面犹豫不决。但是,iSCSI技术的不断成熟导致中小企业存储部署发生转移。由于iSCSISAN直接借用了以太网的成熟技术,因而低了SAN的成本,更容易维护,并易于管理。现在,通过使用iSCSI存储技术,中小企业能够运行基于块的应用,例如数据库,在性能水平上可与光纤通道SAN相媲美。

当提到iSCSI SAN,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成本低是它的最大优点。几乎所有的LAN都是基于TCP/IP(以太网),因此它易于在中小企业内部部署实施,以及安装配置。事实上,一个iSCSI SAN能在一个中小企业内现有的以太网LAN上实现。尽管对于支持高性能的应用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它增加了安全漏洞的风险。   


  由于以太网是全球连接的标准,允许数据通过Internet传输,它有可能在远程地点之间传输或者备份iSCSI SAN数据,而不需要昂贵的光纤通道协议转换器或者高带宽连接。

低成本也意味着一个中小企业能够建立大型的iSCSI SAN,将所有的主机或存储服务器连接组合。这样避免了大企业中频繁发生的问题:因为系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部署任务,因而在内部形成了多个“存储孤岛”。

此外,大企业中还有可能发生的另外一种情况是,某些应用可能还不足以重要到需要花钱采用光纤通道主机总线适配器(HBA)或者转换端口的存储服务器,但是现在,通过一个大型的整合的iSCSI SAN,我们可以把企业的所有应用和基础设施整合到一起,而且成本易于接受。

如果采用光纤通道SAN,存储管理员必须精通于光纤通道架构,这是一项专业技能。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雇佣或者培训员工来管理这个光纤环境的花费太大了。相比而言,许多个人已都可以在自己家里完成以太网的安装配置。

谈到部署iSCSI时,对于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用户需要考虑的问题都是相同的。选择iSCSI的公司至少应该有一个1Gbps的LAN,未来更主流的以太网标准是10Gb以太网标准。老式的10/100Mbps以太网LAN组件不适合iSCSI SAN的使用。这可能需要改装老式以太网网卡(NICs)和转换器以适合1Gbps操作。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将iSCSI流量与产品LAN隔离开来。这样可以避免iSCSI流量阻塞日常网络,也使得敏感数据远离日常LAN用户。这是一个关键的安全测量方法;从SAN中(也有可能是从公司中)泄露出去的数据对任何规模的公司而言都是具有破坏性的。中小企业也应该依赖于类似CHAP的访问控制来控制iSCSI SAN访问仅限于经授权的人员。

iSCSI SAN数据通常在同一个物理LAN上进行传输,不过它是通过VSAN(虚拟SAN)通信,将SAN数据和用户数据逻辑上分开。但是,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建立一个小型的以太网LAN,来实现iSCSI SAN,整合高性能组件例如TOE卡和iSCSI存储转换器。如果成本不是问题的话。要求更高可用性和恢复力的中小企业可能考虑使用多个TOE卡和iSCSI转换端口,用于整合和故障发生情况。

由于iSCSI存储技术运行在现有的以太网网络之上,经常需要与用户流量竞争可用的宽带,所以iSCSI存储技术性能取决于网络的设计。堵塞瓶颈导致的网络中断能够造成iSCSI存储阵列的崩溃。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尤其脆弱,因为他们的网络通常都没有优化而且带宽有限。采用iSCSI技术应该包括对现有网络的评估,并且在关键数据存储前,改进主机与存储系统之间的通信瓶颈。

机房360微信公众号订阅
扫一扫,订阅更多数据中心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014/n85723973.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声明:凡注明来源的文章其内容和图片均为网上转载,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告知,会删除。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