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 替换国外产品是一场“持久战”

替换国外产品是一场“持久战”

来源:中国软件网 作者:yuxin编辑 更新时间:2013-8-1 15:25:06

摘要:自从“棱镜门”爆发之后,国内ICT厂商一致认识是新机会到了。从现实情况看,未免有些乐观。当然,不是打击国内ICT厂商的积极性,而说,要完全做到IT软硬件“国产化”,国内ICT厂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是一场“持久战”。

  IT系统复杂,涉及的产品线众多。如何做到“国产化”的逐步替换?在海比研究的这份报告中,从五个纬度分析了国内产品对国外产品的替代作用。这五个纬度分别是:功能可替代性、性能可替代性、稳定可替代性、关联可替代性和体验可替代性。
  
  如果要从实践出发,凡是涉密的一定要采用国产软件,毋庸置疑,更不需要讨价还价。而在商业环境以及企业IT架构中,可以先从局部的可替换性,然后逐步渗透到核心系统中。
  
  我们看到,国内ICT产品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以管理软件市场为例,这部分市场份额基本被国内软件垄断,用友公司就是一个明证。这家公司起步于财务软件,随后渗透到行业管理软件,做深和做透行业,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软件厂商。这么多年以来,这家公司的软件产品不断跟新换代,如今过渡到UAP平台中,试图成为一个统一的软件平台(究竟会不会成功,可以拭目以待)。但值得肯定的是,用友的每一步成功都来之不易,既要了解用户需求,还要紧密联系技术发展趋势,同时还要积极向国内外的友商学习。即便成了亚太区的“老大”,但在某些利润较高的行业中,用友仍旧无法占据主导作用,仍是国外厂商的天下。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ICT厂商中比比皆是,这反过来证明在ICT细分的各个领域中,我国都有非常成熟的产品供应商。如通信市场的华为、中兴;PC市场的联想;行业软件用友、金蝶、中科软、中标软、中软、东软等。海比研究列出了一个表,分为芯片、硬件(服务器、存储、网络)、基础软件、数据库、中间件等,虽然不能够穷举完相应的厂商,已经很详细,读者不妨仔细看一下。
  
  国内ICT产品能否代替国外ICT产品,可以分几个部分看。
  
  1.为什么采购国外产品?
  
  从历史来说,我国的ICT产业就是不断的模仿、学习和超越国外ICT产业的过程。在一些领域,我国的IT产品足矣可代替国外产品,尤其是外设产品。一些行业采购国外ICT产品有几个普遍理由:只买贵的,不买便宜的;只买国外的,不买国内的;只买知名的,不买不知名的。这种逻辑背后是,默认国外产品最好。如果连最好的产品(系统)出了问题,更何况别的产品。
  
  尤其是在高端ERP产业中,有些公司为了政策合规,只采购国外产品,而没有考虑国内软件。这对国产软件是不公平的,连“试错”的机会也不给,怎么知道国产软件不行?
  
  其实,单纯产品角度说,有些领域如外设、应用软件等领域,国内产品的质量不低于国外产品,甚至要高于国外产品。
  
  2.国外和国内IT产品差距在哪里?
  
  如果要单纯的比较市场份额或者质量的话,那么毫无意义。产品之间的对比不仅仅是指市场占有率,还包括技术实力、服务体系、销售能力、公关能力、研发能力,甚至是体验程度、对市场的重视程度和对未来的趋势判断等,这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较量,一个体系和另外一个体系的较量。由于我国ICT产业长期处于“跟随模仿”的状态下,基本还处于劣势。
  
  差距仍旧存在,尤其是对未来技术的整体把握和判断中,我们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一点点和国外产品比较,迎头赶上,势必能在局部追赶,从而整体超越。这一点上,我们需要补的课程还有很多。
  
  但从应用角度说,国内产品丝毫不弱于外国产品,目前在核心的几个领域如芯片、服务器等不能取代之外,其他的领域均有成熟的替代产品。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381/n039251313.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更多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