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资讯 » 来吧,一起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加速

来吧,一起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加速

来源:电脑商情报 作者:DJ编辑 更新时间:2015-4-21 10:35:52

摘要:过去,通过服务器虚拟化重新部署、管理以及优化计算资源,可将数据中心转化成为一个更加灵活高效的业务应用平台。如今,软件定义已经成为目前数据中心构建的重要手段,将物理资源通过软件让控制层分离开,得以更为智能的调配资源,使数据中心运作模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Gartner发布的2014年十大技术趋势中,软件定义也首次入榜。而与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关联度最高的就是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基础设施以及很容易被忽略的软件定义安全。

  无论是软件定义什么,其核心都是将软件与硬件解耦,让硬件完成基本的数据存储和转发等简单工作,而由软件来完成管理、协调和调度,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脱离硬件基础设施后的自由、灵活。

  软件定义所涉及的概念、技术、架构、规范都在迅速发展,但又并不同步,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只有开放的、开源的生态协作,才能建成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这座大厦。

  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呢?

  与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相似的一个概念是软件定义基础设施,这是由英特尔提出的,其基本含义与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一致。所不同的是,英特尔更强调的是如何让硬件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具体而言就是针对不同应用细分计算、网络以及存储硬件。

  VMware首次提出的概念,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就是让数据中心完全自动化、策略驱动的、高效率、真正按需提供。其优点是,采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后,用户可很方便地拥有自己的虚拟数据中心,该虚拟数据中心可方便地扩大和缩小。

  按照VMware的说法,专门的软件会代替专门硬件,贯穿到数据中心的方方面面,新的虚拟化形式和软件定义网络将会作用到IT栈的各个层面。“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到来,将为下一代的应用重新定义基础设施。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则在各种底层硬件架构上面加载了一个虚拟的基础设施层。软件提供了让数据中心适配新形势和新应用所需的一切,管理了从存储到交换机乃至于安全等方方面面。虚拟化一切,底层硬件的任何变化都与上层应用无关,这就是VMware的目标。有了这个基础,可伸缩性和性能问题可迎刃而解。包含有大量遗留资产的数据中心因此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动态化。而软件定义网络攻破了专有硬件的最后一个堡垒,使得流动的数据中心成为可能,这一点也许是VMware收购Nicira的目的之一,其意图是从头到尾重新打造数据中心。

  SDI重塑数据中心

  大家都知道一个明显的趋势:数据中心的发展将以服务为导向,同时必须更易于管理和运营。而云数据中心的发展目标就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一个更灵活、更智能、效能不再被物理硬件所束缚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改造,必然是围绕网络、服务器和存储的流程的改造。

  当然,这种改造方向也引发了一种新的设想,那就是未来数据中心会不会演变成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无缝整合?

  2013年,英特尔提出了“重塑数据中心”的口号,该计划目标是,将服务器、网络、存储等部件整合,变成一个计算池、网络池、存储池的概念。面向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英特尔已经提出了一种新的架构——SDI(软件定义的基础设施),SDI的目标是让未来的开放架构数据中心的IT资源从静态走向动态,让其管理从手动走向自动化。它的核心想法是让计算、存储、网路通过统一的计算架构实现效能释放,不必再用各种优化技术去弥补不同架构造成的内耗。基于这种统一架构,云数据中心能更快、更高效地实现资源自动化配给能力和管理能力。也为此,英特尔推出了数据中心新一代机柜式架构(Rack Scale Architecture),简称(RSA),这种先进的设计,能够大幅提升数据中心的利用率,和灵活性。

  实现按需供应,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才能到来

  在今年的英特尔IDF大会上,英特尔高级副总裁,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柏安娜又一次提及RSA。因为它跨越了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能够满足云服务供应商、企业和电信公司的需求。

  柏安娜在演讲中谈到:“我们处在一场本行业巨大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正在转向数字服务经济,这种经济我们称之为按需经济,真正实现按需供应,当数据中心实现软件定义的时候才能到来。”

  的确如柏安娜所说,软件定义基础设施(SDI)能够不断观察环境,能够独立决定我们什么时候需要更多的容量、更多的能力给到需要的服务,能够自动采取行动,将一个正确的应用放到一个正确的服务器之上。通过机器学习的算法和大数据学习,基础设施能够自己学习,并且能够预期应用需求。

  英特尔RSA架构,已经受到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中国电信等国内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者的重视。这种全新的机架结构,不再使用光纤通道、PCI-E端口或者iSCSI接口来连接每个机架内的存储单元,而是通过使用英特尔高速硅光子技术连接每个机架内的存储单元,动辄10万以上服务器量的数据中心,可以大幅减少线缆的使用,降低成本。更关键的是,相对于传统服务器架构,它能让部署密度大幅提升,化解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遭遇的高密度部署难题。

  阿里巴巴成为英特尔全球第一个RSA伙伴

  阿里巴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除了大家熟知的电商业务,阿里巴巴同时还拥有金融业务。面对阿里巴巴上百万规模的客户群及数百万台的服务器管理,英特尔和阿里在数据中心管理方面做了不少探索。去年年底双方共同点亮了全球第一个基于RSA的架构。今年3月,阿里宣布其美国硅谷数据中心投入试运营,面向北美乃至全球用户提供云服务。此前,阿里云在杭州、青岛、北京、香港、深圳建立了数据中心。在美国硅谷的这个数据中心按照国际三级以上标准建设,通过线路直接接连多家运营商骨干网,可覆盖全美,并直线联机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提供包括云服务器、负载均衡、关系型数据库服务、云盾、云监控在内的5种云服务。

  阿里云业务与生态系统开发总经理刘松对此谈到,我相信这最终会对我们推动未来的互联网及云生态带来非常大的变化,我们所有的客户和企业都会因此而受益。

  20年来英特尔深入人心,尤其是英特尔的生态观念正是阿里巴巴所认同和追求的目标。正如刘松所说,阿里正在努力将其云的核心平台——飞天平台,变成融入阿里思想精髓的云平台。阿里希望跟更多的合作伙伴在底层做创新,开放更大的生态。

  柏安娜最后总结说,通过软件定义的架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数据中心企业也希望部署新的服务,通过云计算产生新的收入。从固定功能的基础网络转向基于英特尔架构更加灵活的网络,这就意味着效率更高,同时还在迈向新的业务模式——云业务模式,目前在行业内这个势头非常强劲。在2011年到2014年短短三年时间,电信行业已经完全验证了英特尔的架构的先进性。目前英特尔架构生态系统已经扩充到185个成员公司。

  开放架构+软件定义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数据中心市场经理赵萌,在一次核心应用论坛上对于数据中心选择什么样的平台时这样建议到:“不论是传统关键业务应用,还是新的企业核心应用,都对性能、灵活性、可扩展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考虑到用户和应用开发商对承载这些核心应用的硬件和软件的选购、开发、部署和优化方面的自由度和可控需求,融入软件定义基础设施基因的开放架构平台,将是其理想的选择。”

  英特尔视角中这种理想的企业核心业务承载平台,开放是其最重要的基因,它是复杂的企业业务应用和数据间达成出色兼容性、可扩展性和可互操作性的关键。而软件定义基础设施基因的融入,则能使核心业务平台的硬件实现更高的透明度,使软件可通过更深层次的优化,以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更细的粒度,灵活、高效地管理和调用硬件资源,释放每分计算力的价值,来驱动业务和IT的融合。

  为打造这种全新企业核心业务平台,英特尔于去年推出了众多深植软件定义基础设施基因的开放架构产品和技术,例如英特尔至强处理器E7 v2产品家族和英特尔至强处理器E5 v3产品家族。它们集成了睿频加速、高级向量扩展指令集、核心和非核心独立频率控制、缓存服务质量监控、遥测等多种对软件、特别是协调层软件开放,可供其充分利用的创新技术,使得基于它们的数据中心设备能够更为智能地适应各种应用负载,并满足传统关键业务走向灵活、可扩展及新兴核心业务兼顾弹性和稳定性的需求。

  开放的技术+开放的生态系统

  “提供开放的产品和技术只是英特尔开放策略的第一步,”赵萌表示:“另一个层次就是开放生态系统的构建,在这一层面我们不排斥任何第三方的参与。惟有更丰富的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问世,现实应用的多样化需求才能得以真正满足。”

  在去年年底英特尔的2014企业核心应用论坛上,英特尔展示了其与合作伙伴通力协作,依据软件定义基础设施(SDI)理念,在开放架构平台之上开发的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

  比如,VMware的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它可将各类企业应用从结构僵化、扩展性和灵活性差的传统专有架构上迁移到拥有高性能、易扩展、高可用,便于管理和容灾的开放架构平台上。“某知名保险公司就借助它实现了小型机到x86架构的迁移,将硬件费用节省到原来的6.58%,”VMware大中华区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解决方案总监王俊标表示:“如此佳绩离不开英特尔软件定义基础设施技术的贡献,英特尔的产品和技术在企业搭建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时起到关键作用。”

  SAP展示的则是其针对大数据分析开发的新一代实时数据平台,它可利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E7 v2提供的强大计算性能和大容量内存支持特性,对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实时分析。“某电信运营商曾使用我们的实时数据平台,在3小时内完成了过去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成的用户记录的分析工作,”SAP中国数据库与技术平台部售前总监宋一平表示:“这要归功于我们内存计算技术对英特尔至强计算‘核动力’的充分利用。”

  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梁思谦介绍了其天成云IaaS管理平台,该平台在英特尔架构和OpenStack平台实现了领先的虚拟化分区、隔离、应用负载均衡及动态迁移功能。“英特尔的支持让我们走向了开放云计算解决方案创新的前沿,”梁思谦表示:“这还加速了我们向云运营的转型,基于天成云,我们已开始与国内电信运营商合作进行云灾备托管外包运营服务。”

  从单纯的软硬配合走向全新的软件定义时代

  华为与英特尔公司在刚刚结束的IDF15峰会上,正式签署软件定义网络产品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英特尔与华为将基于英特尔架构协作开发SDN与NFV参考架构堆栈,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特别是双方在开放网络平台(ONP)、云操作系统、OpenStack、OpenDaylight、英特尔硅光子技术以及虚拟化网络设备(如虚拟路由器、虚拟防火墙和经英特尔DPDK优化的开放虚拟交换机)等方面获取的最新研发成果,并充分利用英特尔网络合作伙伴计划(IntelNetwork Builders)已经构建的相关创新技术和产品 ,最终参考、融合和优化这些成果与资源,以构建针对全新网络服务的,可实现网络即服务愿景的软件定义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双方进行合作创新的过程中,英特尔将与华为在技术培训,工程和设计文档以及英特尔软件工具及性能优化经验方面进行充分共享,以支持华为对相关软件进行性能优化;而华为也将与英特尔共享其性能基准测试方法和结果,以发掘性能优化方面的合作机会,并开放华为ODL(OpenDaylight)实验室,与英特尔ODL团队携手进行性能和可扩展性测试。此外,双方还将在OpenDaylight、OpenStack等开源项目上互相协同和支持。

  除上述技术平台开发与解决方案优化层面的合作外,华为和英特尔还明确了在市场拓展及生态系统建设方面的深度合作意向。“我们将共享研发路线图,定期讨论产品设计和开发细节,定期验证数据并收集客户反馈以促进未来产品演进;携手促进SDN与NFV开源社区的繁荣,并帮助最终用户实现解决方案的部署”,英特尔数据中心事业部副总裁,网络平台事业部总经理SandraRivera表示,“我们希望与华为进一步深化协作创新,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开发,实现更易进行管理及资源调配的网络即服务愿景,为最终用户业务的灵活扩展提供助力,推动软件定义基础设施实现。”为此,华为与英特尔还达成共识,将通过合作营销、合作展会和品牌联合等方式,优先选择企业、社区网、云服务提供商等垂直市场和领域进行全新SDN与NFV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试验和推广。

  “SDN的思想是将更多的控制权交给网络使用者,以抽象化的方式解决网络复杂性问题,来帮助企业IT人员对网络资源进行快速调整,以应对灵活多变的业务需求”,刘少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携手英特尔,将未来的网络构建在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平台之上,真正实现围绕用户需求来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变革和持续创新的目标。这是华为与英特尔长期以来合作的又一次升华,它将见证我们之间的创新协作正从服务器、存储设备扩展到网络设备,正从单个设备扩展到整个数据中心,正从单纯的软硬配合走向全新的软件定义时代。”

  软件定义正在改变存储需求

  在软件定义的年代,数据中心架构走向变革,新的数据中心应用对存储需求也在产生变化,存储系统需求也正在走向软件定义阶段。

  其中,以闪存为主的存储介质技术持续走向创新。软件定义闪存理念兴起的最大驱动力则在SSD新标准的成型,闪存硬件的尺寸规格走向统一。闪存以其优化的软件堆栈支持多样化的软件生态系统和全系列存储设备而逐渐进入市场需求主流。诸多NAND厂商推出多个种类的闪存产品。围绕IT新架构应用趋势,为使多种类的NAND与用户需求贴得更近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基础存储设备的软硬件厂商和闪存技术厂商间的合作日益紧密。这个领域闪迪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一直以来,闪迪企业级SSD和存储软件与全球5大服务器和4大存储厂商都保持长年的OEM合作。

  闪迪收购了SMART Storage Systems,将产品线的范围扩展到也包括企业SATASSD和闪存DIMM。而在收购Fusion-io后,2015年Sandisk闪迪开始加速推进在企业存储市场布局。这些收购都在帮助闪迪将存储最优化以满足应用性能要求,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的转型。

  安全不能成为软件定义的掉队者

  安全作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却是最棘手的,且演化程度较慢。对于数据中心运营管理者而言,采用“物理服务器”环境下的传统安全产品来保护“虚拟数据中心”,或因传统的硬件安全产品不能符合虚拟化环境下的软件编程要求,这些都同演化的数据中心高效率要求相差甚远。

  在趋势科技发表的《演化的数据中心安全》白皮书中,趋势科技总结了近年来全球数据中心用户的安全防护现状与未来需求,并通过“适应化+感知化+软件化+平台化”的思路,为演化的数据中心安全展现了智能优化的能力。

  针对业界首个面向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安全白皮书发布,趋势科技(中国区)业务发展总监童宁在采访中表示说:“数据中心的演化经历了虚拟化、云化和软件化这三个阶段,这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不仅要求基础架构提供所需的整合能力,新兴的业务程序也会需要数据中心具有弹性计算和软件定义安全的支撑。但在以前,安全厂商以及用户的关注点都聚焦在‘核心技术’上,并未考虑演化的数据中心必然解耦硬件的现实条件。

  所以,在软件决定一切的未来,核心技术的进步不能代表所有,网络安全也应具备智能优化的能力、软件定义的能力,而这些结论不但是我们集成全球网络安全专家和云安全平台数据分析之后的成果,也是趋势科技携手用户共享数据中心价值的愿望。”

  童宁最近又撰文谈到,在Gartner列出的2014数字业务安全九大热门趋势中,软件定义安全排在首位。这并不是炒作,软件定义安全是数据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备之物,这又是为何呢?

  数据中心正处于革命性转变阶段,而这次革命将完全改写几十年来人们对数据中心的认知。究其核心,这一转变是由“软件”基础设施的崛起而驱动的。对于数据中心三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即: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设备,皆一准备完毕,它们会让数据中心变得更为灵活,更自动化。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达成软件定义一切的目标就决不能缺少安全,因为它现在好像一个“掉队者”。

  责任编辑:DJ编辑

机房360微信公众号订阅
扫一扫,订阅更多数据中心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5421/n878267285.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