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云计算资讯 » 云计算为开源产业带来机遇与挑战

云计算为开源产业带来机遇与挑战

来源:机房360 作者:中国信通院 更新时间:2019/12/7 0:59:06

摘要:开源技术快速发展,已经在云计算等领域形成技术主流。2018年以来,IBM、微软等国际巨头在开源领域的收购不断, MongoDB、Kafka等知名开源软件接二连三修改许可证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IBM

  IBM公司一直致力于在全球企业云计算领域开展,但远远落后于AWS、Microsoft Azure和谷歌云等行业领导者。除了收购RedHat公司获得云计算专业技术之外,IBM公司最新的相关策略是开发一系列“简易入门”的Cloud Paks,据称它可以显著减少企业启用云平台所需的时间。但这是否足以改变IBM公司在竞争激烈的现代云计算环境中的竞争能力? 尽管企业云部署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很多宣传和炒作,但实际上,目前只有不到25%的企业工作负载在云端运行。这并不能否定云计算增长的重要性,但是它确实围绕当前的流行程度以及将企业工作负载迁移到云平台的难度设置了一些参数。

  一、引言

  开源技术快速发展,已经在云计算等领域形成技术主流。2018年以来,IBM、微软等国际巨头在开源领域的收购不断, MongoDB、Kafka等知名开源软件接二连三修改许可证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对云计算开源领域技术应用及热点事件的研究,分析了云计算为开源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云计算开源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一些思考。

  二、开源已经成为云计算技术主流

  作为一种一切皆服务的全新IT提供模式,云计算已经与开源愈发密不可分。一方面,开源有助于打破技术垄断;另一方面,开源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共同制定事实标准的平等机会。在与云计算相关的虚拟化、容器、微服务、分布式存储、自动化运维等方面,开源已经在同领域内形成技术主流,并深刻影响着云计算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来,在开源技术的支持和推动下,云原生的理念不断丰富和落地,并迅速从以容器技术、容器编排技术为核心的生态,扩展至涵盖微服务、自动化运维(含DevOps)、服务监测分析等领域。

  (一)云原生技术闭环初见雏形

  容器技术应用持续深化。Docker技术热度不减,Kubernetes已成为被企业选用最多的容器编排技术。微服务技术应用逐步落地。云原生应用开发框架Spring Cloud已经成为分布式微服务框架中的领导者之一,开源服务网格Istio进一步简化服务间通信。Devops助力敏捷开发持续交付。开源IT运维自动化平台Ansible、Saltstack,持续集成工具Jenkins等关注度持续提升。

  (二)开源分布式存储技术Redis、Ceph应用广泛

  Redis作为在微服务和容器开发者中最受欢迎的高性能开源键值(Key-Value)存储数据库,目前已被9亿个容器使用。开源分布式存储系统Ceph,凭借其高可靠、高性能、易扩容三大特性,抢占了大部分云平台存储的市场。目前,市场上70%-80%的OpenStack云平台都在采用Ceph作为底层的存储平台。2018年11月12日,Linux基金会在德国柏林成立了Ceph基金会,以支持Ceph项目的成长,这意味着该项目将得到更加系统化的管理以及更高效的发展。

  (三)OpenStack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开源云管理平台

  从发起至今,OpenStack几乎已经成为云计算开源技术的事实标准,并广泛覆盖网络、虚拟化、操作系统、服务器等各个方面。众多的企业已经加入OpenStack基金会,截至2019年5月,OpenStack基金会的白金会员8家,包括AT&T、Ericsson、Intel、华为等公司,黄金会员24家成员,基金会合作伙伴104家。OpenStack市场规模逐年增大,目前已经在超过78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中使用,管理着超过500万个处理器核心,并在电信、金融、政府、能源、交通、制造、医疗、教育等行业获得广泛应用。预计到2020年,来自OpenStack业务模式的收入将突破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达到35%。

  三、云计算巨头收购开源布局未来

  开源对于云计算领域而言是大势所趋,头部云计算公司开始深刻得认识到,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开源技术对于云计算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家国际巨头收购开源公司,以借助开源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整体提升本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一)云服务商借助开源增强自身服务能力拓展用户群体

  2018年3月,全球最大SaaS服务(客户关系管理CRM)提供商Salesforce以65亿美元收购开源应用集成服务发行商MuleSoft。Saleforce表示,收购MuleSoft有助于公司成立“整合云”服务,把传统的企业内部计算与公共云中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结合在一起;同时,借此举可以增强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扩大产品覆盖范围,通过将MuleSoft植入Salesforce Integration Cloud帮助客户连接多个数据源,加强其云计算资产组合能力。

  (二)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已经成为企业级云服务的重要组成

  2018年6月,微软正式宣布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世界最大的开源软件代码库和开发工具服务商GitHub。据该公司官方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9月开源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已经有9600多万个库,相比去年也增长了40%以上。选择收购GitHub对于微软布局开源领域至关重要,微软希望借此促成Azure和GitHub在云端的结合,推动广大开发者在微软的云端中开发并运行应用,这一举措的本质是为微软构建一个繁荣的生态,而众所周知在IT行业中,生态的繁荣才是保持科技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三)传统软硬件开发企业借助开源布局混合云及多云管理

  2018年10月,IBM以340亿美元收购开源Linux发行商RedHat公司,收购完成后,Red Hat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加入IBM的混合云团队。IBM公司希望借助此次收购重点解决云用户对于混合云及云管理的相关需求,帮助客户更快地创建云本地业务应用程序,增强多云时代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和安全性,为云用户提供全栈式云解决方案,促使IBM成为首屈一指的混合云供应商。在此过程中,IBM将利用两家公司在该领域关键技术上的共同优势,包括:Linux、容器、Kubernetes、多云管理以及云管理等,助力其在混合云方面掌握领先的核心技术。

  四、云计算或将改变传统开源模式

  开源许可证一般都规定只有在“分发”时才需要遵守相关许可证的要求对外公开源代码,云计算的产生创造了以SaaS形式提供服务的全新模式,对传统的开源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大部分主流的开源许可证并没有将以SaaS形式提供服务视为“分发”场景,因此云服务提供商在使用开源软件提供云服务时,一般不必提供相应源代码。

  2018年以来,开源软件厂商开始通过修改许可证限制云服务商对开源软件的使用,云计算现有SaaS模式或受影响。多个著名开源软件厂商纷纷修改原软件所使用的开源许可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对云服务商使用开源软件提供SaaS服务而不回馈社区的行为进行约束,其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云服务商向云用户提供开源软件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2018年9月,数据库公司Redis宣布将Redis模块从AGLP迁移到Apache 2.0和Commons Clause相结合的许可证,其自研的Redis模块变为源码可用(Source Available)而非开源软件。10月,著名开源数据库公司MongoDB将其开源许可证从GNU AGPL v3转移到SSPL,其中针对将MongoDB托管产品打包成服务的云服务提供商进行了重点说明。12月,开源流处理平台Kafka将Confluent平台一些组件的许可证由Apache 2.0改为Confluent社区许可证,变更后云服务提供商无法创建KSQL即服务(KSQL-as-a-service)的产品。

  五、 结语

  开源是软件代码标准化的方式,开源模式在云计算兴起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云原生等新兴领域也将持续产生深刻影响,而云计算的出现也给开源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目前来看,开源许可证的规则已经开始因为云计算的广泛应用而产生改变,未来云服务商和开源软件厂商的商业模式也将在磨合中变革与创新。

  作者简介:武倩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云计算研究员,主要负责开源产业发展研究及开源相关标准研制工作。

  大多数组织至少都在尝试在云平台运行工作负载,但是许多组织也拥有混合的云计算环境。在运行云计算工作负载的组织中,估计至少80%的多云环境可访问本地和公共云实例,并使用多个云计算提供商(例如AWS、Azure、Google、Oracle、IBM、SAP等)的云平台或云服务。这使得云计算部署的世界变得非常复杂。

  对Cloud Paks寄予期望 IBM公司致力于减少用户将工作负载转移到云中所需的繁重工作。这是通过所谓的“Cloud Paks”完成的。这些基本上是一系列专用的打包解决方案,可以相对快速地实施。

  许多企业只是简单地将工作负载转移到传统数据中心,而没有将其优化云平台之间的迁移,但这并不能优化云计算所提供的功能。 对云平台的重新配置应包括将主要应用程序组件的容器化,例如Docker,然后可以通过开源的Kubernetes编排框架进行管理,以优化资源和效率。希望容器化最终将成为在云中运行工作负载的事实上的标准,而不仅仅是从客户端服务器实现中带走的打包式整体应用实现。

  IBM公司表示,最近对Red Hat公司的收购为其提供了主要机制,以实现其容器化和编排各种基于云计算的工作负载的目标。

  实际上,Red Hat公司是领先的基于Linux的企业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它已为90%的企业所采用,并拥有800万以上的开发人员。其OpenShift技术是其成功的关键要素,因为它提供了一种通过基于行业标准Kubernetes构建,并部署在虚拟Linux堆栈中的完整堆栈控制和管理功能轻松部署多云环境的方法。

  到目前为止,IBM公司已经创建了五个Cloud Paks——应用程序、数据、集成、自动化、多通道管理。每个组件都建立在OpenShift和Red Hat Linux的基础上,但是具有IBM公司声称的“特殊功能”,使企业用户可以轻松实现Cloud pak。

  这五个特殊用例最终将由IBM公司扩展,并且还将提供给生态系统,供单个公司和/或供应商扩展。尽管这些Cloud Paks被优化在IBM云平台上运行,因为它们是在OpenShift的基础上构建的,它们能够在几乎任何云计算基础上运行,从而创建了一个无锁定解决方案。

  Cloud Paks的目的是提供经过IBM公司认证的预配置、容器化和经过测试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旨在消除在云中部署工作负载时的许多未知因素。尽管人们认为这是一种简化的好方法,但是对于解决方案的每个实例,仍然需要进行大量定制,这对于单个组织的需求而言是唯一的。因此,Cloud Pak部署的很大一部分必须由IBM公司服务自定义实现。这本身并不一定是问题,但这确实意味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现成的”解决方案,大多数组织的内部IT员工都可以轻松实现。

  将会如何选择云部署?

  服务增加了部署的成本和时间,但与经过认证的基础级Cloud Pak相比,仍然可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且比从头开始花费更少的精力。在这方面,IBM公司可能会有所作为。该公司的许多客户,特别是金融服务、医疗保健和政府机构等垂直行业的大型企业,在将工作负载从当前数据中心转移到未来的云平台实施策略时,仍然希望从IBM公司那里获得其专业知识。

  任何可以使企业从Cloud Pak等“80%解决方案”开始的方法都是有利的。当然,这只适用于工作负载适合Cloud Pak的情况,而在当前可用的Cloud Paks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则可能不适用。

  结语

  人们为IBM公司需要采用更加标准化的方法来在云中部署企业工作负载,并降低在混合、虚拟化的多云世界中工作的复杂性而表示赞赏。 为企业用户提供包含所有关键技术组件的起点远胜于从头开始。但是,除非IBM公司有更多的Cloud Paks或创建一个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以在外部创建Cloud Paks,否则它的吸引力可能有限。但是,基于Red Hat Linux和OpenShift等开放标准,IBM公司已迈出了可信的一步,将成为企业云计算技术供应商未来的关键参与者。



责任编辑:娟子编辑

机房360微信公众号订阅
扫一扫,订阅更多数据中心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9127/n8763125171.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