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IT外包 » 中国IT外包业务的机会与挑战

中国IT外包业务的机会与挑战

来源:电脑商报 作者:东软 更新时间:2009-6-22 10:37:47

摘要:所有的复杂都变成最后的简单,这个简单就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制造有竞争能力的产品。美国所有的制造业企业包括政府,把它60%以上的项目包给自己以外的部门。甚至在中国,有一些公司也裁掉它们的IT部门,让所有的IT业务和服务都由第三方提供,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六、构建IT外包业务的关键性、基础性资源----人力资源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处于核心技术和标准制定的上游地位,全球有90%以上的基础软件被美国所垄断。以印度为代表的国家,大多从事子模块开发和独立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并参与产业规则的制定,可以划分为第二集团。我国则处于第三集团,大部分企业则是从事一般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中的开发,处于全球软件产业格局的中下游。产业的变迁刺激着市场的洗牌。在软件业的国际分工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以美国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大国正加快将本国的软件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中国找到了切入市场的最佳时机。然而,在机会面前,中国企业严重缺乏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
  
  “我们当时招聘都很艰难”,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博士回忆当年的时候说了这句话,当时东软主要服务的客户是日企阿尔派,阿尔派是全球汽车电子的翘楚,做阿尔派的项目需要懂软件、汽车之外,还要懂日语。为了这个项目,东软大批招纳日语IT人才。
  
  刘积仁表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市场拓展经验和人才。交流能力是妨碍市场开拓能力的主要原因,交流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还表现在思维方式和管理习惯上。交流能力差造成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偏差。这些都需要与之配套的人才。
  
  大连市西南部星海湾畔,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的大连软件园坐落于此,大连官方将其定位于高新技术园区和高教科研文化区。2000年6月16日,中国第一所IT专业高等学府--东软信息学院在这里奠基投入建设。
  
  刘积仁认为,当初创办东软,是因为我们想通过办产业来支持教育和科研的发展,解决科研和教学经费不足问题。现在是掉转回来了,我们希望通过办教育再来推动我们的产业发展,因为我们发现这个行业的人才储备和使用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现在办教育,并把它作为战略发展目标,优势在于:我们比大学里的教育者更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比单纯的企业更懂得如何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
  
  这或许是一个只有同时投身于教育和软件两个行业的人能够体会的到。从高校到企业,再从企业到办学校,刘积仁说,这些年他体会到,IT产业与教育体系之间是一个互相依赖的“人才生态链”系统,互动是提高人才质量,提高就业率的基础。
  
  “东软一方面对过去的传统教育比较了解,另一方面对市场的需求有一个了解,我们不是把我们传统的东西丢掉,我们要把传统里好的东西继承下来,比如扎实的基础知识,在校园里培养一个文化和学术氛围等。”刘积仁这样解释他对于东软信息学院的看法。
  
  “我们将人才培训看成是东软与客户之间交流的纽带。东软的学院也将是客户的大学,东软与客户的互动将在校园中进行。东软本身发展需要人,东软的客户与合作伙伴需要人,东软构造一个教育与培训的平台与客户伙伴共享,是东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部署。”刘积仁表示,人在软件产业与应用中是最重要的。东软在构造一个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是架设在东软和客户之间的桥梁。IT教育与人才培训已成为东软向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中的一个环节。东软不仅为用户提供软件和解决方案,还为用户提供人才和不断培养人才的环境。
  
  在东软信息学院,学生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教室、寝室、图书馆、咖啡厅到处可以上网,课件均采用国内国际最新的课件,第一年强化外语培训,要把理论课的比例削减,把实践课的比例提升;对于外语,把学生读死书的机会减少,而把语言交流的机会增加,把自己学习的时间变成大家一起来学习,与同学学习、与老师学习、与社会学习。与此同时,东软还在学生中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让大学生在校期间模拟企业运作,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商务与管理能力。
  
  刘积仁说,企业办学要继承和发展传统大学的许多优点,与东北大学联合来办,这是东软的优势,东软来自东北大学,发展起来后又开始与造就了它的大学共同发展教育,使在教育方法和知识体系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刘积仁表示,中国每年要毕业几百万大学生,其中学软件的就有几十万,但是市场上需要的人员还是短缺。在BPO业务中,一家公司把自己某一个业务的流程外包,如果这家公司把它的工资体系外包,承担该业务的公司就需要很多对HR了解并有IT知识的软件工程师,我们的教育体制需要在知识结构方面进行更多的改革。
  
  “学校用了很多的时间教我们学生与市场需求不能匹配的知识,而是使得我们这些人才真正走向市场的时候,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比如说我们教了很多年的英文,但是我们不能够用英文或者是日文来解决我们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刘积仁表示,培养能够迅速适应市场的人才成为东软的当务之急。
  
  2004年,东软IT教育与培训业务再次获得重大突破。5月25日,东北大学独立学院--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成立。10月10日,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分院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成立,全力向培养高端IT人才方向冲刺。从此,东软信息学院初步建立了集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多层次学历教育以及培训教育、在线教育于一体的教育体系,为东软未来教育业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不断提高东软信息学院教育体系和培养层次的同时,东软信息学院还十分注重教学质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社会实践以及毕业就业等工作。2004年,东软位于大连、南海、成都的三地学院共招新生6900多人,使得三地的东软信息学院总在校学生超过14200人。
  
  5年来,东软信息学院为东软的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新鲜血液”,成为东软打开软件与IT服务外包的国际市场的关键。目前,以东软信息学院为中心,在大连已形成了IT人力资源的区域优势,吸引了200多家跨国公司将其研发中心设在大连软件园和东软国际软件园中。
  
  七、梦想:中国成为软件大国,世界的办公室
  
  “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如果我们看到中国在过去20年间,什么样的力量使中国发生了变化,我认为是中国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的资本,中国越来越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将成为世界新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过去中国的人力资源从做鞋子,做衣服,做家用电器开始,现在做电脑,做数码照相机,做通信设备,开发软件,中国的人力资源的质量的提升为中国带来的新的发展机会。”刘积仁说。
  
  刘积仁指出,中国在国际软件与IT服务外包市场上的机会很多,特别是BPO业务,会为中国带来新的工作机会,例如CallCenter--美国现在许多打电话、接电话的业务都外包给了印度公司,中国却刚刚开始认识这个系统。当然,这也是中国面临的另一个巨大机会。根据IDC的分析预测,中国呼叫中心市场将会超速发展。
  
  如果中国的企业过去以制造,做产品赢得了全世界,那么在世界上范围内做数据和服务业的工作将会为中国受过教育的大批的年轻人提供另外的新的机会。
  
  刘积仁表示,在BPO产业,中国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是中国的人力资源,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每年毕业几百万大学生,中国有强大的教育的基础设施,我们有足够的人口,而且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更低。中国的另外一个优势,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工厂和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数字产品,在中国制造的时候,就需要有相配套的技术服务。比如手机到中国卖得越来越多,里面的软件开发越来越多,服务台做内容的越来越多,它需要服务的接电话的这些工作越来越多。事实上这些工作是原来的制造业的一个后续工作。
  
  世界在变化,产业的格局在发生变化。过去,中国制造取得了很辉煌的成绩,未来,中国更多的人会投身到让我们中国人的能力和人力资源得到更加发挥的一些办公室的工作。而在这样一个工作的背后,我们还有许多很多需要挑战的。
  
  刘积仁指出,发展BPO,中国面临着来自观念和人才的双重挑战。
  
  他认为,观念的挑战是中国软件产业在创新的同时忽视了产业的规模,中国的软件整体市场规模到目前占全球的3%不到,而全世界像美国占了整个规模的40%,日本占了10%左右。像韩国这样的规模比较小的国家,整个的软件消费水平跟中国也差不多。而一个有相当多的人能够从事的产业,才能够为下一步的创新领先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而人才挑战是说中国需要有更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他表示,我们的教育体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是与市场、与整个国际发展的趋势有相当大的距离。东软在大连进行了一个实践。1998年,东软在大连建立了面向国际业务的研发基地;2000年,在那个地方创建了东软信息学院,专门面向市场培养合适的IT人力资源。而这里培养、培训出来的人才几乎在没有毕业之前,都会被这些的企业以订制的方式使用了。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waibao/server_itwb/2009622/n0975850.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上一篇:没有了
  •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更多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