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 高端对话:如何构建服务外包大“人才”体系

高端对话:如何构建服务外包大“人才”体系

来源:机房360 作者:yayo编辑 更新时间:2013-3-21 11:55:14

摘要:中国服务外包领军者年会与2013年3月20号在美丽的城市天津滨海新区召开,参加大会的还有2012服务外包十大人物代表、2012中国服务外包企业50强企业代表,以及来自中国服务外包重点区域的城市、政府、园区、高校、媒体以及行业机构等代表共有400余人。高端对话:如何构建服务外包大“人才”体系。以下是全文实录:

  刘全:这两年我们一直在做这个工作,还是感受到了企业的需求是非常的旺盛。关于刚才主持人提到了人才池大的问题,我有自己小小的想法。因为这两年都说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人才供应不上,是阻碍产业发展的一个要素,其实经过这将近10年的发展,高校培训机构等等相关的机构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很多领域做的非常深,也做得非常专业。我个人感觉大的体系里面有一个产业链的概念,我们在这样的大的体系里面,到目前为止已经初步形成了由高校、各种培训机构,甚至像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再到企业。还有一些像平台测试等等机构形成了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在各自的专业、角度做了非常深入的探索和努力。我觉得在大的过程中,如果继续发挥这样的产业链作用,政府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政策在引导性上面注重产业链的扶持,我相信用市场化的手段逐步会完善大的体系。

  陈刚:下面的问题我想问问王主任,因为我们讲“人才池”也罢,人才体系也罢,实际上它是有分工和合作的不同的。我们刚刚讲到了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我想问问王主任,关于人才上面层次你从研究的角度来讲,我们这样的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结构?

  王瑞:我想先谈一下我对“人才池”名称的理解,我觉得“人才池”首先一定是一个可查询的人岗匹配度的库,那什么叫“人岗匹配度”?其实就是这个人和这个岗位的需求到底差多远?我记得之前也探讨过,这个区域需要发展这个行业,我们能不能先找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先探讨,这方面的需求是什么按照这个需求定出一二三四的级别,这样培养出来的企业才有用。

  另外对于“大”这个概念,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指数量和种类,一个是数量的多,另外种类要广,现在也在按企业的需求不断改善标准。现在已经有软件工程和呼叫中心两大类37个种类,现在还在不断的完善中。

  另外一种“大”的概念我认为是区域,通过一个市的人才库上升到一个区域的人才库。比如说一个地方,落地了一个项目,2000席的呼叫中心,按照两班倒的话,一次性要提供5000人,从学校的角度50人一个班,没有一个学校可以同时提供这么多的人的的,所以必须要有区域的人才库。

  人才库的另外一个职能就是流动,如果不流动这个人才库就没有用。

  陈刚:刚刚嘉宾们都谈到很多,其实更重要的一点我们为什么要构建大的“人才池”和人才库?很重要的原因要和中国的巨大的人力资源相匹配。因为我们跟印度讲,印度也是人力资源的大国,我们如果要大,这里面有经济学的问题,我们现在一方面是人招不到,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如果讲服务外包这个行业,没有给GDP增加多少收入的话,我们确确实实为了我们国家的维稳做了巨大的贡献,解决了许许多多的就业,像一、两万人的企业中国有几个,但是服务外包这个行业没有多少年,已经有这么大的企业。所以我觉得规模上来了,我们供应跟不上,那么你的成本就要上去,目前我们处于一个非常尴尬了状态,人力成本居高的原因是供应不足,所以大要从这个经济学角度讲,在座的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大。下一步我们就是要讲到人才是分类的,当前主要构建的人才池里面是初级人才,但是下一步就不能仅仅限在初级人才。如果只是初级人才我们就是卖人头的,下面我想从如何构建按,各位嘉宾想想你从你的角度讲讲。

  张靖:现在我们这边的几个功能首先是初级人才招聘和实习生的招聘。第二个就是培训,内部又细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关技术方面,另外是关于管理方面的,因为很多时候,在过去第一阶段更多我们面临的人才能招进来就可以,但是招进来以后就像一个水管子一样,一面进一面出,我们也在人才饱和这一块做了很多工作,在员工招进来之后做很多方面的培训。我们现在还开始做企业内部的文化培训,现在等于是在企业内部除了传统的一些培训技术上岗之外,更多是人文的关怀,还包括讲国学、历史,不把员工当成工具,而是当成人来对待。

  刚才提到几个大的事就是,也就是说一个是规模,咱们讨论的这个事实际上是整个行业的事。所以规模和分工会比较重要,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台上这几位,我们在私下里都是在各自的角色里面在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已经都做合作,能不能借着机会把典型的企业和分工做提炼,提炼之后向更多的包括企业、机构、高校、专业人才公司,向更多人推广我们的模式,作为咱们高峰论坛的一个推广。

  还有一个就是要做一些共享,现在新的技术,包括今天下午提到的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就是通过技术方式可以做分享。最后我可能还想说一下,包括我们印度的同行,他们在人才培养这一块,我自己本人也走了很多弯路,一直在开始的时候盲目崇拜,就是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链。

  唐振明: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我们还是希望“人才池”首先数量要足够,能够供应上企业的高速发展,从这个角度我们还是要继续加强跟院校的合作,严格培养、共同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这也是我们前几年的一个实践,然后通过实践而取得的一个好的效果,确实为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大学生来就业。

  第二点其实企业你不能说把大学生招进来,更重要的你是让能吸引他长期在这个行业工作,其实这个需要什么?一个是企业文化的角度,更重要的它是一个社会责任,现在像中软国际这样的公司,现在年底突破两万人,那它的社会责任就是它解决了两万人就业的问题。我们现在服务外包企业毛利率不足30%,其实中软国际有的业务毛利率已经不足30%,中软国际虽然年报没发,其实我们的纯利率就在10%左右,这已经是一个微利润的业务。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才能吸引到人才在这长期的服务。

  最后我希望“人才池”不是简单的,还是需要提升质量的。我希望行业主管部门尽快推出人才的标准,帮助我们识别我们这个行业,以及现有什么样的人才在我们企业里,我们急需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样的方式?怎么样来培养?从这个角度人才标准,或者说测评体系是呼之欲出的,也是以后对我们的行业很好的量化,我们有多少什么样级别的工程师?这些年的发展随之又增加了多少?

  陈刚:谢谢唐总,现在看来要构建人才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如果能够出台企业认可的这些一些标准,我觉得非常有利于加快、加大人才池的建设。

  王瑞:我觉得要分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区域的经济主管部门必须要根据区域的产业规划,这个产业规划千万别像前两年。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产业规划知道要培养什么方面的人才?根据需要什么样的人知道需要多少人。怕的是第一不做规划,第二是怕有规划总改变,第三怕规划不是分阶段的,执行到一定时间突然发现没法执行了。服务外包这个学科是跨专业的学科,这里面涉及到了教育部门、商业主管部门,甚至涉及到了人保部门。

  第二,一定要根据规划在本区域落实合适的载体,要么是院校,要么是培训机构,要么是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要有一个载体。

  第三,既然刚才说到了人才库要大、要流动,那就是说任何一个区域起码要有一个公共咨询平台。因为有了一个公共平台,可以避免很多的重复建设,可以让资源充分的流动和储存起来。其实在这里我还想呼吁各个环节,我们能不能做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的产业联盟,我们的问题在产业联盟里解决,这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

  陈刚:我们目前政府的智能和角色是很强势的,我们听听方主任有没有体会?

  方晓艳:其实主持人说的强势政府,对于我们招商和为企业服务的部门来讲,我们是一个服务的部门,因为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企业的需求来开展的,包括“人才池”的建设。

  其实刚才王主任讲的这几条,怎样来构建“人才池”就在这个大的区域当中。我觉得王主任刚才说的每句话都是为地方政府量身订做的,包括要注意的点,还有这些规划,全是为我们地方政府量身订做的。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3321/n763146185.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更多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