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360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 张云飞:服务外包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张云飞:服务外包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来源:机房360 作者:yayo编辑 更新时间:2013-3-21 11:29:42

摘要:中国服务外包领军者年会与2013年3月20号在美丽的城市天津滨海新区召开,参加大会的还有2012服务外包十大人物代表、2012中国服务外包企业50强企业代表,以及来自中国服务外包重点区域的城市、政府、园区、高校、媒体以及行业机构等代表共有400余人。全国服务外包考试管理中心张云飞主任先生做了演讲。以下是全文实录:

  张云飞:非常感谢,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非常熟悉的面孔,很多都是前辈,也是在这个行业里非常权威的领导。我来讲的这个问题不见得全面和准确,我只是把我们实际的感受,把我们在这几年做的事情总结一下。所以我讲的主要是关于人才体系的现状,包括有些问题、对策和思路。

  我用方面来介绍一下第一个是现状第二个是问题第三个思路。

  第一个现状大家都容易理解,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的总量缺口大,为什么说总量缺口大?因为服务外包需要复合型人才,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培养难度很大,所以我们就了解到这个确实是一个现状。我们有一个数据,中国的服务外包符合人才的数量大致只有印度的九分之一,所以从这个数量来看有很大的缺口。

  第二个方面中国高端人才的缺乏,那为什么会出现中高端人才缺乏的情况呢?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一个是教育部的一些直属院校,比如985、211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有教育部体系的要求,他们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订立专业的方向,而目前在培养服务外包人才主要是二本、三本的院校,包括一些高职类的,他们生源的质量相对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外语、技术方面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所以在从2006年开始推服务外包工程,培养了大量的中低端的人才,现在的供给量已经很大了,中高端人才因为教育的体制问题还有匮乏问题。

  第二种高端人才缺乏也和中国服务外包的现状很有关系,我们服务外包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在技术水平国际化的能力方面理解都比较低。所以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对人才的吸引力也有限,所以这也制约了中国人才进一步的提高。

  第三个方面我国服务外包人才能力较弱,一个方面是外语能力欠缺。我们把中国的服务外包跟印度的服务外包来比较,印度因为母语就是英语,而从全球发包国的比重来看,美国大概是整个全世界发包的70%,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在语言能力方面就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对日韩的外包有优势,但是现在日韩的经济不是太好,所以从外语角度讲我们有一些欠缺。

  另一方面是技术领域比较单一,目前我们在学软件的技术方面,主要都是在传统的JAVA这方面等。但是一些高端的开发人才相对缺乏,也制约了软件外包高端业务的发展。

  第三方面叫复合型人才培养困难,刚才我也提到了,复合人才需要掌握发包国的语言、文化和技术方面的矛盾,包括需要知道发包的业务流程、风险的防范等等,所以培养的难度会较大,我们有一个初步的统计,中国的工程师技术效率只有印度的27%,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目前的工程师能力还有待加强。

  第四,我国服务外包人才流动性较强。出现的原因一个方面是,服务外包行业在我们业内知名度非常高,但是放在全国上普通老百姓的认知度就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比如说明天有服务外包的50强、20强企业,这些企业在业界影响力很大,但是放在全球、全国来比知名度就会小很多,这个也制约了很多人才向服务外包企业人才比较抢收,如果我从一个普遍的高校毕业生培养成企业需求的人才需要大量的时间,造成了别的企业通过增加工资的方式,把其他的企业挖过来,所以也造成了别的企业当中的流动性很大,过程我们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很清晰,他们认为服务外包主要是学技术,但实际上服务外包企业需要的人员,不光需要技术还需要语言文化,还需要知道国外的发包的风险防范、国外的文化。但很多学校培养只注重在IPO的培养,实际上更广泛的业务却被大家忽视了。

  第二是服务外包专业师资队伍难以满足需要,双师型人才紧缺。服务外包从2006年商务部推动以来,在整个服务外包的师资上,教育部还没有相关的规定,所以很多学校反映我开设服务外包专业,但是教师怎么选拔,没有标准,而且选择的余地很小,也缺乏对高级人才师资的补贴标准。那我们现在来看,商务部的一些政策,比如说对录用一名大学生有500块钱的支持,但是目前没有对师资培训方面的财政补贴政策。

  第二个方面是国家缺乏人才培养标准和评价体系,服务外包属于新兴学科,国家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和体系,高校在体制融合、资质认证、服务外包、专业教材、系统性开发等方面都要面临探索,尤其是在培训规划、人才培养定制等都缺乏体系,影响了培训质量和市场的秩序。

  我们今天开始的基石工程我觉得非常好,希望能够在国家的ISCC标准之下能不能更好的培养一些标准型的人才。

  第三个是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服务外包机构是解决大学生进入服务外包企业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是服务外包人才输送的主要渠道,但是我们有些调研的结果认为,现在目前服务外包培训机构的经营都比较困难,他们主要生存还靠着现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补贴,所以他们的生存难以为继。

  刚才我提到国家对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培训一名学员给予500块钱的标准,很多地方的培训机构也反映支持力度也不够,500块钱对于培养一名JAVA工程师来讲也远远不够,也难调动积极性。

  其次如果服务外包人才通过企业培养,企业在经费上也面临困难。因为服务外包企业的毛利润只有30%多,也就是说现在进入了一个微利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培养服务外包人才,那对他们来说经费也比较困难。

  再次多数院校也反映,学生进行实习、项目实践等环节也缺乏相关的经费,所以对于服务外包人员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影响。

  最后一个存在的问题,对服务外包宣传不够,和社会认知度不高。服务外包是一个新兴产业,尽管这些年服务外包在中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国内各界对服务外包还缺乏了解,地方政府和企业学校家长都缺乏认识,也影响了学生进入这个行业的积极性。

  那么我简单的提一些思路,我国每年有700万大学毕业生,能不能把相关的专业和服务外包实际需求相结合,我们提出面向市场调整一些专业设置,由于受到体制的问题。有些像211院校、985院校还有困难。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开发一些对路的专业,按照市场人才的需要确定相应的专业。

  第二个方面我们认为要加强中高端人才的培养,弥补中高端人才的短缺,一个方面可以加强中高端人才的培训补贴。随着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中高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短缺已经成为服务外包很大的瓶颈。

  第三,针对中高端人才培训和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开发高端的课程。

  打造培训资源的共享平台,我们现在国内的培训是“各层体系各自备战”。很多是重复建设,刚才王瑞主任也提到能不能建国家平台,把各自为战的培训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公共资源,让更多的人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带来的价值。

  我们也要建设服务外包的培训师资库,能够让更大范围的企业和学校,可以享受师资库带来的价值。

  第三,我们要建设高水平语言类的公共培训教室,我们中国在承接服务外包领域语言是很大的障碍,在语言方面能不能地方政府或者地方园区,建立一些公共的高水平的语言类的培训教室,供各个企业、相关机构共同使用。

  第四,就是建立公共的培训课程体系资源库,刚才我看李总讲到的东软在今年年底会有实训的课程可以面向更广泛的社会开放,我认为这个能不能一些企业共同联合起来,把好的课程,分享给更多的企业和院校使用。

  最后我们建议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包括学校和企业共建一些实习基地,包括开展一些服务外包培训讲座和带领学生到服务外包企业参观学习。企业把需要的人才跟学校定制化培养,通过开设一些IBM的专业班,开设一些东软的专业班,通过这样的方式,定向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最后组织一些校企之间的交流活动,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对接,把企业的用人需求能够及时反馈给院校,让院校朝着企业人才需求的方向培养人才。

  责任编辑:yayo

本文地址: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3321/n980046182.html 网友评论: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我要分享
更多
推荐图片